素食与斋饭
内地城市,这些年素食渐成一种时尚,甚至还有所谓素食主义者。可见素食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减肥或以瘦为美等主张,成为了一种生活意义上的哲学或者主义。
素食有在家素食者,也有在外餐馆里素食者。前者大概是真素食,后者多少就有些跟潮流时尚的味道。就拿我自己来说,并非是一个在家的素食者,肉照吃,且不忌口。不过也还是曾陪着家人,在外面素食馆里吃过几次素食。究其原因,也不过出于好奇或者尝尝新鲜的目的。
说到在外面餐馆里吃素食,似乎倒有几句话要说。记得有一次是在一家装修颇为讲究的素食馆里。服务员拿来菜谱,一看,直觉得发怵。因为所有的菜名,几乎都看不出食材,甚至连猜都没法猜。后来在服务员的帮助之下点了几道菜,等到端上来,发现做工确实精致,吃起来口感味道也甚为不错,不过都是“模仿”荤菜,所以是素在口里、荤在眼前。有一次看电视,看到一家专门经营素食的餐馆,在装修上更是花了心思,整个餐馆走的是古代文人雅士淡雅素食的审美风格。而且餐馆里供应的素食,不像上面提到的那一家餐馆还有一个“荤菜”名,并且按照荤菜的做法来仿效,而是处处突出表现素食。不过,这里一份素食套餐标价近二百元,前后近十二样。这样的素食,素是素的,但花样繁多,也就偏离了素食大多也就简的原则。
简言之,上面两种素食,大抵代表了当下商业化素食的两种风格,一是虽为素,却模仿荤菜的做工及口感味道,其骨子里,还是摆脱不了食荤中心主义,素也就成了这样一种主义的点缀或者噱头;二虽为素食,并能突出素食的中心地位,但却又花样繁多,忽略了真正的素食,不仅是素,而且在“简”,素而近自然。这两种风格,说好听点是顾客需要之上,其实还是在拿素食,作为一种商业经营手段而已。
由此联想到斋饭。寺庙里的斋堂里,供应的自然是斋饭。有过吃斋经验的,大概对此不陌生。一般而言,吃斋也就是素食。有这种坚持的人,大多是一心向佛的信念的。不过斋饭也有大斋小斋之分,大斋大戒,小斋小戒。如今就是在寺庙里,有的也向游客提供一种“素食”,走的路子,也是上面提到过的第一种:用素食做出荤菜的造型、口感与味道。说到底,还是迁就食客们的荤食偏好,而不能坚持斋堂里应有的追求。
不过也不是所有寺庙斋堂里都如此。记得前不久去过的一间寺庙,因为重新翻修,也建了一座不小的斋堂,是对外供应香客或一般游客的。按例,这种斋堂是要与寺庙里师傅们吃斋念佛的斋堂分开的。那天我和家人去的时候,时近晌午。整个殿堂进香结束,也就快下午一点了。饥肠辘辘之中,转到刚整修一新的斋堂,还好,尚有十余位香客在用斋。在斋堂门口买了斋饭饭票,一人五元,在这个以旅游为特色的江南都市,这样的价格实在说不上贵。刚进斋堂,见堂壁上有提示:节约粮食,以食饱为原则。饭菜不够可以再添加,不另行收费。走到窗口,一人一碗饭,一盘菜。饭是米饭,旁边也有面条、稀饭、紫菜汤,另有玉米、红薯等杂粮供自取,不收费。一盘菜,有三样,一为江南特有的腌白菜,一为蛾眉豆,一为缸豆。我因为曾有在寺庙斋堂用饭的经验,知道斋堂里的饭菜,少油荤,初吃之人,是不大习惯的,尤其是会觉得屡食不饱。没想到的是,家人竟然说斋菜很好吃,并因此在吃了半碗米饭、一碗稀饭之后,还另食了一个小红薯,并一碗紫菜汤。用完斋饭之后,还说没想到自己胃口能这么好。其实主要原因不过是缺少油水而已。
但这一次斋饭确实给我们夫妇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也联想到母亲多年来吃大斋。母亲吃斋已经十多年了,近些年更是吃起了大斋:连鸡蛋之类的东西也忌了口。有时候也会想,母亲怎么就能发这么大的心愿,多年来一路坚持至今。有了上次寺庙斋堂里的经验,母亲的心愿,似乎也稍微好理解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