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智者从譬喻得解】 先看这个譬喻:一对父母,有一幼子堕落到井底。父亲进入井底,把幼子救起来送到岸上。这时在岸上焦急等待的母亲,赶忙抱过来嘘寒问暖、喂养抚育。另外一些亲属朋友呢,就从旁协助这位母亲照顾、守护幼子,防止再次掉落井中!
释迦牟尼佛就是譬喻中的慈父!阿弥陀佛就是譬喻中的慈母!观音势至就是譬喻中的朋友!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赞叹观世音菩萨:「善哉!善哉!诚如所言,往生因缘,一一如斯。汝等当知,如今日者,我及阿弥陀一化始终也。譬如父母,有一子,幼稚堕井底,其父入井底,救其子置岸上,其母在岸,抱取养育,诸亲属助母养志,结朋友仪,不还本井秽中。我如慈父,五浊众生如堕井底,阿弥陀如悲母在岸上,如净土;观世音等如朋友;得不退,如不还。当知入娑婆五浊秽中,教化六道愚痴众生,今生净土,弥陀引不舍,观世音大势至守护,令不退还,皆依往昔誓愿因缘也。」
尔时阿弥陀如来无数百千圣众,现空中,说偈言:
善哉释迦文在浊利众生闻名见身者决定成佛道
往昔因缘故今来现空中欲生我国者必来迎西方
尔时释迦牟尼佛赞阿弥陀,说偈曰:
善哉两足尊能利娑婆界证明真实法慈悲施一切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乘弥陀愿力必生安乐国
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才闻弥陀名猛火为清凉
若念弥陀佛即灭无量罪现受无比乐后必生净土
尔时观世音从座而起,说偈言:
二尊如日出能破生死闇显示往因缘经劫不败亡
我念无量劫在于绝岛侧发心时因绿常在补陀落
昔在生死时二尊为父母今在净秽土互助化世间
尔时大势至说偈言:
我从初发心随二尊不离今闻昔因缘能知缘不已
我动一足时三恶离苦恼若生净土时授手迎西方
尔时总持自在王亦复偈说言:
我昔为朋友今日能知之当来得闻者决定生净土
——————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总持自在菩萨的往昔因缘:】
很久很久以前,南阎天竺有一国名“摩涅婆吒”,国中有一梵士叫“长那”家庭富饶,妻子叫“摩那斯罗”,虽然财宝丰足但膝下无儿女。
后祈祷求子成功,生下长子,三岁时生下次子。 夫妻得到两个儿子,欣喜若狂,就找人来看相,相士看后忧虑,很久才说“两儿虽然相貌端正,但会早死”,故为两小孩分别起名,兄长叫“早离”、弟弟叫“速离”。
虽然如此,夫妻还是极力抚育两儿,到早离7岁时,母亲摩那斯罗重病将死,两儿悲伤难过,母亲说“生死败坏,不可免脱,占相所言,有实唯然。。。。。。。世间法尔,生者必灭,譬如驶流,必不久住。”并告诫两子“明操至道,无过发菩提心。菩提心者大悲是,若至老大时,欲报四恩,宜须发心。”
母亲死后,父亲一人无力抚养,为共同养育幼儿,后取后妻名“毗罗”(心情贞良)。
当时世间饥荒,财宝谷麦都没了,生活没有着落。父亲“长那”就跟妻子说,自己要到“檀罗山”采集一种叫做“妙果”的食物,妻子接受并像亲生母亲一样对待2个儿子。
可是长那去了14天,都还没有回家。妻子就想丈夫如果常住檀罗山不回来,我怎么养育2个儿子,如果采来食物,都给了2个儿子,我能分到什么呢。就想方法送走两个儿子。就告诉两个儿子,在一个海岸边,有一个岛屿叫“绝岛”,上面有很多水果食物等。即找一船,乘船带着2儿到绝岛,其母让2儿先下船谎说自己后下船,其实秘密的乘船自己先走了。2儿下船后四处游玩,后来回到下船的地方发现船不见了,母亲也不见了。
二子昼夜悲哭,这时想起生母的遗言,发起无上菩提心,并发愿“愿我随母生处,不离父生处”,“我须发无上道心,成就菩萨大悲,行解脱门,先度他人,然后成佛。若为无父母者,现父母像;若为无师长者,现师长身;若为贫贱者,现富贵身;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四众八部、一切随类,无不现之。愿我常在此岛,于十方国,能施安乐。变作山河大地、草木五谷、甘果等,令受用者,早出生死。愿我随母生处,不离父生处。如是发一百愿”
父亲从檀那罗山采集食物回家,发现2儿不在,妻子告知儿子是外出乞讨食物去了。父亲就问一个“朋友”,朋友说,你出发后过了14天,后母就送你2个儿子去绝岛了,铁定饿死了。
父亲找到小船到达绝岛,只发现白骨一堆,衣服散在海边。当即痛哭发愿:『愿我度脱诸恶众生,速成佛道。或变大地,或水火风,或变草木藂林,为众生作依止,或变五谷,增益佗身;或若天若人若神,一切贵贱种形色,无刹不现身。』如是发五百愿。又愿我常住娑婆世界,说法教化。如此时间,不食命终。此愿感动“阎浮提大动,诸天来会,禽兽悲呜不安,空中散花,供养白骨”。
——————
当时的父亲“长那”,即今释迦牟尼如来。
当时的母亲“母摩那斯罗”,即今阿弥陀佛。
兄长“早离”,即今观世音菩萨。
弟弟“速离”,即今大势至菩萨。
那个父亲长那的“朋友”,即今总持自在菩萨。
檀那罗山,即今天的“灵山”。
绝岛,即今天的“补陀落山”。(劫坏之时,器界虽坏,劫成时,先相还现。彼山北面有掘,若金刚,有大石,号宝业。我常在彼石上,说大悲行解脱门,成就众生。)
往昔早离发愿处(补陀落山)的山顶,“有七宝殿堂庄严奇妙,我常在宝宫殿,示教利喜”“昔呼父母处也。我依彼思往生净土,得不退位。思昔舍身,故常在彼山。异类禽兽,昔我所化现,草木向舍身所,而低其叶。”
——————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失译人 今附西晋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比丘众及诸大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恭敬围绕,而为说大菩萨本生因缘。尔时佛前有大光明,遍照南阎浮提,渐及佗方国土。而光明中说偈言曰:
成就大悲解脱门常在娑婆补陀山
昼夜六变观世间本愿因缘利一切
是时众会见此光明,闻说偈言,生未曾有想,莫不疑怪,次第问因缘无答者。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总持自在,从座而起,便白佛言:「世尊!有何因缘,现此光明?谁人所放?我等大众,见斯光明,闻说偈颂,未知因缘,愿为我等,当说其因缘。」佛告总持自在菩萨:「善哉!善哉!汝等谛听。从此西方,过二十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其国有佛,号阿弥陀。三乘圣众充满,其中有一生补处大士,名观世音自在,久植善根,成就大悲行愿,今来此土,为欲显示往生净土本末因缘,现此光明,普照世界,不久自来,汝等当问偈颂因缘。」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百千大菩萨众,俱共来诣鹫山顶。头面礼佛,赞叹供养已,退坐一面。时总持自在菩萨,承佛威力,往观世音所,共相慰问。自(编者注:「自」疑为「白」)观世音言:「善男子!所放光明,演说微妙伽陀,未识本末因缘,其意云何?」时观世音告总持自在言:「乃往过去,不可说阿僧祗劫前,当于南阎天竺,有一国,名摩涅婆吒。其国有一梵士,名曰长那,居家丰饶,有妻□名摩那斯罗,未有子息。夫妇常叹恨,我等财产虽丰足,亦无余念,未有子息,是为遗恨。祈祷天神,殷重求子。其妻未久之间,有身月满,生男子,端正无比。至有三岁,复生男子。梵士得二子,欢喜踊跃,招占相使见二子。相者见而不悦,良久告言:『此儿虽端正,别离父母不久。』兄号早离,弟名速离。虽闻其言,夫妻相共爱养无厌。早离年至七岁,速离年至五岁,时母摩那斯罗,四大乖违,重病卒起,形色衰损,辛苦病恼,不得安卧,水食绝将,入死门时,二子有(编者注:「有」疑为「在」)母左右,瞻仰面目,忧悲啼哭。长(编者注:「长」疑为「其」)母闻子悲声,血泪交加,从病床而起,以左右手,摩二子头言:『生死败坏,不可免脱,占相所言,有实唯然。所恨汝等未及盛年,舍而别离,我有何罪报,汝等何无幸!』尔时早离在枕侧,闷绝而卧,良久苏起,呼天唱言:『我等如今者幼稚无识,非生母者,谁示明操道!天地空旷,神心无据,一何舍告别离!』悲母则诱谕言:『世间法尔,生者必灭,譬如驶流,必不久住。今听悲声,深生病惜。』又速离以幼稚心,舒于二手,繁细颈,高声啼哭。是时摩那斯罗语二子言:『明操至道,无过发菩提心。菩提心者大悲是,若至老大时,欲报四恩,宜须发心。如只今者,汝莫渧哭,我虽死亡,共父住。』即呼长那,而语遗言:『我今与汝,如车轮,如鸟翼,而有二子。我死汝生,汝爱养不异我生时。曾从佗缘,莫心改变。』梵士闻妇遗言,闷绝僻地。苏起唱言:『车无一轮,不进寸步;鸟无一翼,不飞尺空。汝入死门,我与谁人,养育二子。夫妇别离,恩爱至悲,我不乐世间,将舍命入死门。』时妇复言:『二子者,汝与我共生,愿止别离,养二子。』言讫闭眼,父及二子取其遗言,葬死尸还家。兄在右膝上,恋慕母;弟在左膝上,求食而悲。梵士忧怀中,而作是念:我无力,求佗女为妇,养育稚子。爰有梵士,名毗罗,有一女,心情贞良。即取彼女,收为妇。时举世饥苦,财谷渐尽,库藏空无,生活无凭。长那即语妻言:『我闻从是北往七日,有山名檀罗山,有甘果名镇头,将行彼山取妙果,养汝及二子。汝我还来间,将可养育。』妻受其语,养育二子,如生母。夫差彼山独往,去后二七日,更不还来。时妻生异念,作是思惟:长那若住彼山不来者,我如何养育二子?若采果虽来,彼爱念二子,我有何等分?今以方便,除遣二子。思惟已语海师,定出时已。更告二子:『我汝等养无力,汝父既未还,从此南方,近有岛,海岸孤绝,岸有甘果,滨有美草,我与汝等,共往绝岛。』即诣船师所,二子俱乘船渡海,到绝岛岸,语二子:『汝等二人先下,戏滨抃沙,我在船中,料理余粮,次下欲求草果。』二子即下,东西驰走游戏,不知余事。后母密乘本船,还古乡。二子还到本(编者注:「本」疑为「水」)滨,见之无船,及母不知去所。海侧走疲,举声呼母,更无答者。二子昼夜悲哭,兄早离作如是言:『悲母告别离,一去更不来。慈父往檀那罗山,更不还来。后母者置绝岛,密还去,如何存身命耶?』时忆念生母遗言,我须发无上道心,成就菩萨大悲,行解脱门,先度他人,然后成佛。若为无父母者,现父母像;若为无师长者,现师长身;若为贪(编者注:「贪」疑为「贫」)贱者,现富贵身;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四众八部、一切随类,无不现之。愿我常在此岛,于十方国,能施安乐。变作山河大地、草木五谷、甘果等,令受用者,早出生死。愿我随母生处,不离父生处。如是发一百愿,寿终。父长那从檀那罗山,采镇头果,还来本宅。先问其二子,后母即答言:『汝子只今乞求饮食游出。』其父有朋友,往其所,问子在所,彼答言:『汝出后,过二七日,后母送置南海绝岛,饿死定不疑。』尔时长那,呜呼甚自责,我在檀那罗山,取甘果来者,为养二子,而有何罪,忽遇二别离悲!先别离难忍,今亦值生别离不堪任。即求觅小船,到绝岛滨,四方奔求,唯是白骨一处聚集,衣服散在海滨。知是我子死骨,怀衣骨,啼哭发愿:『愿我度脱诸恶众生,速成佛道。或变大地,或水火风,或变草木藂林,为众生作依止,或变五谷,增益佗身;或若天若人若神,一切贵贱种形色,无刹不现身。』如是发五百愿。又愿我常住娑婆世界,说法教化。如此时间,不食命终。阎浮提大动,诸天来会,禽兽悲呜不安,空中散化(编者注:「化」疑为「花」),供养白骨。尔时梵士长那者,今释迦牟尼如来是也。母摩那斯罗者,西方阿弥陀如来是也。兄早离者,我身是也。弟速离者,大势至菩萨是也。朋友者,总持自在菩萨是也。昔檀那罗山者,今灵山是也。昔绝岛者,今补陀落山是也。劫坏之时,器界虽坏,劫成时,先相还现。彼山北面有掘,若金刚,有大石,号宝业。我常在彼石上,说大悲行解脱门,成就众生。昔为早离时,发愿,处山顶,有七宝殿堂庄严奇妙,我常在宝宫殿,示教利喜,昔呼父母处也。我依彼思往生净土,得不退位。思昔舍身,故常在彼山。异类禽兽,昔我所化现,草木向舍身所,而低其叶。当知光明中偈颂,亦如是始末因缘。」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赞叹观世音菩萨:「善哉!善哉!诚如所言,往生因缘,一一如斯。汝等当知,如今日者,我及阿弥陀一化始终也。譬如父母,有一子,劫(编者注:「劫」疑为「幼」)稚堕井底,其父入井底,救其子置岸上,其母在岸,抱取养育,诸亲属助母养志,结朋友仪,不还本井秽中。我如慈父,五浊众生如随(编者注:「随」疑为「堕」)井底,阿弥陀如悲母在岸上,如净土;观世音等如朋友;得不退,如不还。当知入娑婆五浊秽中,教化六道愚痴众生,今生净土,弥陀引不舍,观世音大势至守护,令不退还,皆依往昔誓愿因缘也。」尔时阿弥陀如来无数百千圣众,现空中,说偈言:
善哉释迦文在浊利众生闻名见身者决定成佛道
往昔因缘故今来现空中欲生我因者必来迎西方
(编者注:「欲生我因者」疑为「欲生我国者」)
尔时释迦牟尼佛赞阿弥陀,说偈曰:
善哉两足尊能利娑婆界证明真实法慈悲施一切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乘弥陀愿力必生安乐国
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才闻弥陀名猛火为清凉
若念弥陀佛即灭无量罪现受无比乐后必生净土
尔时观世音从座而起,说偈言:
二尊如日出能破生死闇显示往因缘经劫不败亡
我念无量劫在于绝岛侧发心时因绿常在补陀落
昔在生死时二尊为父母今在净秽土互助化世间
尔时大势至说偈言:
我从初发心随二尊不离今闻昔因缘能知缘不已
我动一足时三恶离苦恼若生净土时授手迎西方
尔时总持自在王亦复偈说言:
我昔为朋友今日能知之当来得闻者决定生净土
尔时阿弥陀佛忽念(编者注:「念」疑为「然」)不现。大众欢喜,作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