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桢:(八)‘云何应住’和‘应云何住’
(八)云何应住和应云何住
须菩提在赞叹佛陀之后,提出了问题,依照《金刚经》的流通本,这个问题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如果您念过《金刚经》的,一定知道,在这部经大约一半的地方,须菩提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要和各位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佛讲了很多道理之后,须菩提还会提出同样的问题。经文经过了一千多年来的抄写和印刷,在抄写、印刷过程中,是不是有错误的可能?这是我多年来的疑问。有些注经大德,认为须菩提第二次重提这个问题,是他的慈悲,是要让第一次问题还没有听懂的人,还有机会再听到佛的开示;也有的大德认为这两次的问题,文字虽然相同,但其意义有深浅的不同。这些解释都不能消除我的疑问。
后来我读玄奘大师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能断金刚分,佛说般若经的第九会,相当于鸠摩罗什大师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我们现在读的《金刚经》。玄奘大师对这一个问题的译文是世尊!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这里他用了应云何住?就比云何应住?容易解释得多,涵义也比较丰富。可是能断金刚分大约在一半的地方,也有同样问题的记录,而玄奘大师的译文也同样是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因此,虽然我发现了新的译文应云何住,可是还没有完全解答我的疑问。
一直到十几年前,看到一本唐朝咸通年间,鸠摩罗什大师译的手抄《金刚经》影印本,其中在经初的第一次问题时,用的是应云何住,而第二次问时用的是云何应住。换句话说,须菩提第一次的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第二次的问题则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可是那时,我还不敢确定那一种版本是对的。虽然觉得第一次发问时用应云何住,第二次发问时用云何应住,远比两次都用云何应住要合理且容易解释得多。
去年,我细读了江味农居士著的《金刚经讲义》,发现他对这个问题曾做了深刻的研究。他不但考据了古代的大德注解《金刚经》时所引用的经文,且根据敦煌石室唐人写经,譬如石室秘宝中柳公权所写的《金刚经》等,提出他的结论。
他的结论是第一次问的时候是应云何住,第二次问的时候是云何应住;他并且说,不仅唐朝的抄本是这样,明朝的刻本、宋初的《金刚经》版本也都是应云何住。一直到清朝初期的刻版(就是现在所谓的流通本),才改成云何应住。因此,他的结论是第一次问题中云何应住是错误的,应该是应云何住。我认为江居士的见解很正确,他这一番校订工作很有价值。各位所读的《金刚经》,大都是所谓的流通本。如果第一次的问题是云何应住的话,不妨在边上加注应云何住,将来自己慢慢体会,再决定那一种译文对你最能相契。
讲到这里,好像我对流通本中是否有错误的问题,已经有了解答,可是须菩提这两次的问题究竟应该怎么解释呢?前后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要将这个搞清楚了,才明白这一个应字,若搬动了位置后,会使经文的意义有相当大的改变。
现在,我先将须菩提问题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解释一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因为中国成语里,没有适当的字句,可以完全表达这句梵文的意义,所以没有直接译成中文。阿耨多罗,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比它再高再上的意思,简称为无上;三是正,正知正见的正;藐是平等,菩提是觉。一般译成无上正等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了成佛的心。而为什么要成佛呢?就是为了普度众生。这个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就叫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者说发了无上菩提心。单单发了菩提心还是不够的,我们应发无上菩提心。
须菩提在第一次问的时候,尚未深解义趣,这里所谓的尚未深解义趣,就是说对应无所住的道理,还没有彻底的明白,心中还执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还执著有一个心可以发,这个心既然能够发起,也会退失,因此他的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既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应云何住?就是应该如何保住这个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
也有的大德,认为须菩提那时的境界已经不仅如此,他对空性的体验已相当深了,在声闻弟子中,解空第一。而且在这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中,也有对空性已经有相当体验的,并且为未来有深厚根基的众生著想,所以须菩提的问题,可以说是为了两种不同程度的人而发:第一种可以说是为初发心的善男人、善女人,即是刚刚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而请示世尊,这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应云何住?就是应如何保持,使之不退。另一种是为程度比较高的人而请示的,对那些发了无上菩提心之后,那个人人本具的空性真心应云何住?就是应该如何安住,使之不动摇。这两种解释,各有见地,并不冲突。我建议有兴趣研究的朋友,不妨将这两种解释都放在心上。
须菩提认为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之所以会退失,真心之所以会动摇,都是妄想心活跃的关系,而妄想心控制了人的思想行动,所以他接下去问云何降服其心。这个心指的是妄心或妄想心。各位请注意,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应是贯通上下两句的,意思就是应云何住,应云何降伏其心。如果将应搬到云何之下,变成云何应住,就贯通不到下面的云何降伏其心了。所以须菩提第一次发问,是请佛陀对这批已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佛弟子们解释,应该如何保持这个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应该如何使他们的真心安住而不动摇;及应该如何修行,使他们的妄想心能够降服,使他们能够了解并生起信心。
在须菩提第二次发问的时候,须菩提对应无所住,已深解义趣。所以他的问题是说:佛的弟子们都已经发了无上菩提之心,现在佛又教导应无所住,可是既有发心,那就是住,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一种法。既然应无所住那又为什么独独要住于发无上菩提之心呢?所以说:云何应住?须菩提第二次发问,实在比第一次的问题又深入了一层。是在问佛陀,如若发无上菩提心也不应该住,而应该降伏,那么如何方能降伏呢?
佛在第二次佛解答时,说了一句: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希望各位细心的体会这句经文的意义。
须菩提的两次发问并不相同,因此第一次问题的应字不应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