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晚年的佛缘禅趣
王安石晚年的佛缘禅趣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被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然而,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年时却与佛教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归心向佛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二次罢相,回到江宁(今南京市)任判江宁府一职。次年辞官,在江宁府上元县城外筑了座半山园,过起了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他常骑上一头小毛驴,带着老仆人,在田野、山村漫游。吟诗、念佛、施舍,清心寡欲,俨然如出世之人。
王安石与佛结缘甚早,年轻时就结交了许多高僧大德。他与蒋山觉海禅师的交情很深。觉海外表木讷而内隐慧珠,年轻时就与王安石成了好友,义若兄弟。王安石贵为宰相后,觉海因避结交权贵之嫌,特意疏远王安石。待到王安石辞官归隐,两人又和好如初,清谈终日。
江宁钟山上,有一座宝公塔,王安石的长子王雱的祠堂就建在塔院内。一心向佛的王安石常去那儿怀念亡儿。一次扫墓后,他下决心将朝廷赐予的田产捐给寺庙,为儿子王雱置办功德。元丰七年(1084年),一场大病后,他将半山园也捐出来作为寺院。
王安石长女颇有文才,出嫁后寄给父亲一首诗,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王安石接诗,给她寄去了一本《楞严新释》,劝她以佛法作为解脱,从中领悟诸缘如梦、不可执著之理。从中可见,晚年的王安石,几乎把全部的希望和兴趣都集中到佛教上了。
诗兴禅趣
王安石退居江宁后,忘情山水、潜心佛学,精微而富于哲思的禅宗思想抚平了他刚强执拗的个性。这种清心寡欲的生活和心境,使其作品的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江宁10年间,他以诗言志,以诗说禅,引禅入诗,做了大量参禅悟道的禅理诗和雅丽清绝的写景诗。
如泛论佛法之《梦》: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诗人认为:世间如梦如幻、不可捉摸,故人应具有无所求之心。心无所求,则一念不起,清净空寂。这都是佛教的老生常谈,并无新意。然而王安石笔锋一转,指出世间既如梦幻,修行功德又何尝不是梦中之事呢?诗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显示出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无所不疑的风格。这首诗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他对佛教禅宗独到的见解。
如净性自悟之《读》:
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
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作者在诗中指出,人生不过是四大和合而成,并无自性,如同泡沫与风,到头来终究梦境一场。不论是以刀寸割,还是涂以香油,不论感觉是舒适还是痛苦,在本质上都是空的,没有必要因此而产生憎爱和取舍。由此看来,维摩虽病,却能具有广大神通,入于解脱法门,令人心生敬意。
然而,诗人终究是诗人,以诗说禅只是王安石诗兴禅趣的一小部分。禅宗对他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在他那充满禅趣的写景诗上,他倾注全部精力讲究艺术技巧,在语言运用上更加精湛圆熟了。
山水共闲
禅宗有娟娟翠竹,总是法身,灿灿黄花,无非般若的话头,其意是禅无处不在,即处处能发现,时时心契合,从而达到参禅悟道的最高境界。这在王安石晚年诗中常有出现。如《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游北山》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这些诗以轻倩之笔写淡远之思,追求空灵超然的情感,意境风格深蕴佛门妙道,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禅机。
王安石很多诗常用闲与云二字,以此表达他对闲居生活的快慰,如《游草堂寺》只有春风似我闲,《游钟山四首》之一山水空流山自闲。诗人笔下的山水、溪鸟、春风或自闲,或与诗人共闲,或似诗人闲。空中的云彩飘忽不定,舒卷自如,来去自由,象征适意。诗人寓哲理于意象,以禅家淡泊宁静平常心来对待生活的大起大落,从中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