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净宗略讲》之一
《净宗略讲》之一
缘 起
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你是否被佛的慈悲感动过?
佛法本来是最有人情味儿的,因为佛爱众生甚于父母爱孩子。
因果的沉重、六道的恐怖令我们心急如焚,岂不知佛的心比我们还焦急,恨不能把十方众生一时接到极乐世界。
正因如此,净土法门不是要我们修到某种境界去感动阿弥陀佛(就好像应聘考试,一万个人中只取前三名),而是阿弥陀佛用他的慈悲感动我们,让我们称念名号、接受救度。人人皆可称名,人人皆能得救。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对我们每个众生都是开放的,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谁都知道:念佛能往生。但是,一提到行持,人们很容易把这普机普缘之教说成一机一缘之法:达不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不断烦恼不能往生,不修助行不能往生,临终把握不住正念不能往生
既入佛门,谁不想断除烦恼?谁不想清净此心?然而,由于我们根机不堪,这种种条件实在难以达到,久而久之,我们的心被吊到了半空,往生似乎变得越来越渺茫,一想到生死大事,心里就忐忑不安。《无量寿经》说「信心欢喜」、「欢喜踊跃」、「欢喜信乐」,我们的念佛怎么跟经中讲的完全不同?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心净则土净」、「心水浑浊,佛月不能现前」这些引自别宗的高深理论使我们约定俗成地把《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理解为止息妄念、摄心归一的功夫境界。于是,「方便法门顿生荆棘,易行之道翻成险径」(黄念祖居士语)。
善导大师完全站在净土宗的立场,集成了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的净土理念,纠正了诸宗行人对净土宗的曲解,将释迦、弥陀二尊的本怀和盘托出:一切善恶凡夫皆可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报土。念佛是乘佛愿力,不是做功夫。
净宗法师的开示,完全忠实于善导大师思想,以净土三部经为依据,目标专一,不涉他宗,深入浅出,不尚玄妙,朴实亲切,打动人心,把阿弥陀佛的名号送到每个浊世凡夫的嘴边,让我们欢喜踊跃地称念,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往生,真正体现净土宗「简单化、易行化、民众化」的特点;当年善导大师在长安城的教化风格也正是如此。
为方便莲友学习、研讨,我们把净宗法师的开示录音带整理出来,试着将初稿拿给大家传阅。读过的莲友无不眼前一亮,「心里像点了盏明灯似的」,三经教旨豁然通透,人生大事终有依托,从此真正开始老实念佛,不再妄自尊大、好高骛远;不再见异思迁、摇惑不定;不再寻奇觅巧、旁征博引,试图用各种般若经典圆解净土法门,以抚慰自己那颗疑惧的心。
净业行人当中,的确有一些尊贵的念佛人,并不懂得很多道理,只认定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老老实实一句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觉得累 ││这可谓净土门的上上根,印光大师谓之「愚不可及」,很少有人比得上。
但是,像我们大多数人,如果不把往生净土的道理弄明白,是没办法老实念佛的,「这样念着佛就能往生吗?心不清净怎么办?妄念怎么办?恶业怎么办?还有临终」
那就让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从净宗法师平实而生动的开示中领略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领受阿弥陀佛的慈悲宏恩吧。
为便易读易记,我们在整理净宗法师的开示时添加了小标目。为满足广大莲友的渴求,兹按讲解先后顺序及各讲份量厚薄编为三册,另取书名,作为「净宗讲话之一、二、三」出版,而与法义开展的次第也刚好吻合。
一、《净宗略讲》。内含净宗法师二○○一年大连开示四篇:《净土宗大意》、《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略讲》、《阿弥陀经略讲》、《印光大师法语略讲》。第一篇说明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差别,而重在净土门;第二篇说明净土门内要门与弘愿的差别,而重在弘愿;第三篇是就净土正依三经之一的《阿弥陀经》的要点所作的开示;第四篇精选印光大师的法语而作讲解,说明净土法门之所以称为特别法门,在于仗阿弥陀佛弘誓大愿力,而劝极生信愿。
二、《念佛胜易》。同是二○○一年大连开示,讲解《念佛感应录序言》,着重说明念佛法门简捷易行,利益殊胜。
三、《唯说念佛》。二○○二年山东龙口开示,讲解《净土宗略要文》,说明净土三经一致的宗旨,在于「唯说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知此,则专修念佛万牛莫挽,往生净土如握左券。
佛恩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净土宗大意
一、序 讲
闻法的心态
我们可以思考这么一件事:在古代,交通没有现在这样便利,弘法的手段没有现在这样发达,没有录音带、VCD、因特网,也没有扩音器,古代的祖师大德把佛法弘遍了全世界;古人求法也很不容易,想得到一卷经,往往长途跋涉,要亲自抄写,闻法也不能像我们现在这样坐在讲堂里,或坐在家里听录音带、看VCD。但是,古人闻法所得到的利益,和我们今天相比大家都觉得,古代是佛法兴盛的时代,所谓佛法兴盛,不是寺院建得多,而是得到佛法真实利益的人很多。想一想,今天这个时代,有这样便利的环境,为什么我们闻法所得的利益反而不如古人呢?一方面,说法者对佛法的理解不如古人,道德修持和古德比差得很多,古德言语出来能够符合经教,自然有感化的力量。另一方面,从闻法者来说,现在人的心比较繁复,浮在面上,见到的东西多了,对佛法的敬重心就差了。我想,莲友们家里的经典不只一部,有的甚至几十部,也听到很多大法师的讲法,听得多了,自己似乎也成了大法师,如果再有人来讲法,就把我们事先所形成的一套观念,在那里鉴别、判断,「某某讲得如何如何」已经脱离了佛法「了生死」这个基本的心态。对了生死的心不如古人殷切,这样,佛法就成为知识和学问,学得越多,观念越多,自己的知见也越多,佛法的真实利益就比较难以进入我们的心。
有两种心是应该避免的。一种就是「我来闻法,是要学更多的佛法知识,好在将来在人家面前宣扬一番,你说什么我都懂」,这个叫做「为胜他故」,「我比你超胜!」这是一种傲慢的心,是一种与生死不相关的心,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还有一种心态,「我来听听看,来鉴别鉴别。」── 我是肯定架不住大家的鉴别的,你一鉴别,脑子中肯定有自己的一套,以此来判断别人讲的符合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符合我的想法,就给你竖大拇指,不符合我的想法,可能各种说法就来了。这样的心态也是不正常的。
什么样的心态是正确的?要有一颗了生死的心,要有一颗恭敬闻法的心,要把我们自己的我执、见解暂时搁在一边。
古人有这样的比喻:闻法者要对自己作「重病将死想」,认为自己是一个病重的人,现在快死了。这个「死」的意思是: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里边轮回,法身慧命从来没有觉醒过。「重病」就是贪瞋痴三毒,无明烦恼,业障深重。如果没有佛法救度我们的心灵,必然要六道轮回,这叫「重病将死」;对说法者要作「大医王想」,说法的人就是神医──当然我个人不是神医,我是依据佛的教导,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大神医、大医王;对所说的法,要作「妙药想」,这是能救度我法身慧命的灵丹妙药。
如果有这样的心,佛法就能入心。如果是来听听看,好像跟自己关系不大,那么,佛法就不容易入心。各位可以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想想看,我们无量劫来都在六道里轮转,今生有机缘闻到佛法,实在非常难得,所谓: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如果今生不能解脱生死,必然是无穷的轮转,大家心中要有警惕感。
一个佛法弟子,他的道心强不强,就看他的无常感深不深。如果他觉得过了今天还有明天,悠悠散散,浮浮漫漫,这样就没有那种「病重将死想」。
一个生了急病的人,医生判断只有七天寿命了,他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心态:「谁能救我?谁能给我灵丹妙药?」如果你跟他说:「这个人能救你。」他马上毫无条件来接受、来服从。
我们在这个世间,体会不到自己是一个无常轮转的众生,就会把佛法当作戏论。如果我们知道生死是一件真实的大事,时刻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会以殷重的心来追求佛法,听到佛法就会全心地投入,而不是在那里做学问、做研究、来判断、来比较。所以,大家要有一个认识:佛法不是给我们做学问、装点门面的,而是要来了生脱死的,因此要作「妙药想」,它真是能让我们了脱生死。
净土宗,大家都知道来念佛。在我们的观念当中也清楚:这一句名号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治」,但是有几个人真正把这副药老老实实地服下去呢?
说法者
作为说法者,要求能够准确地传达佛菩萨和祖师的教导,也就是说,要有清净的传承。如果不依据佛经祖释,而是根据自己的私心的理解,或许对你一个人来说,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但是未必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依佛经祖释,不带个人的私心见解,这就能保证法的清净,能够保证法的清净,就有利益众生的力量。虽然说法者还是一位凡夫,但是是代佛弘扬、代佛宣化。
专依善导
净土宗自古以来非常发达,同样一部经典,往往有不同的大德给它作注解,这就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经的理解有所差异。比如说《阿弥陀经》就有很多的注解。我们到底是依据哪一位大德的注解呢?依据哪一位祖师呢?
我个人修学净土宗,专依善导大师的教导,这几天也会把善导大师的思想给大家作介绍,这是净土宗正确的法脉传承。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唐朝人,净土宗的祖师。虽然同为祖师,但不是和其它祖师平行的祖师,而是超一流的祖师,顶尖级的祖师,是净土宗开宗的祖师;后面的祖师都要依据善导大师的教导和方针,才能把弥陀的誓愿、净土宗的精要展现出来。一宗的祖师有开祖,有列祖,开祖就是开宗立教的祖师,列祖就是后来承接开祖的祖师,那贡献和地位是大不一样的。好像过去帝王坐天下,开朝的帝王和后来的帝王,贡献和地位大不一样;开朝的皇帝打下江山,创立制度,后面的是坐享其成,遵循制度。
善导大师有丰富的净土著作,我们中国净土宗所以能够成为一宗,就是善导大师集其大成。善导大师所著《观经疏》称为「楷定古今」,「楷」就是楷正,「定」就是确定,「古」就是古代,「今」就是善导大师当时的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各宗各派的人都来解释净土的学说,他们都依据本宗的教理、行法来解释净土,未免不纯净。比如禅宗的大德就依禅宗的观点把净土解释为「自性就是弥陀,何必要称念名号呢?心净即国土净,何必要求生西方净土呢?」天台也好,华严也好,都有各自的解释,这样不够纯净。在唐朝那个时代,各宗祖师犹如群星一般闪烁,可是对净土教法的理解有所偏差。善导大师看到这一点,就将净土的教法回归到《无量寿经》、回归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写下《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 ──把古往今来对净土宗的误解纠正过来。
学佛的目的
有很多人来到佛门当中,简单地求平安、求健康、求长寿,其目的的本身值得考究。因为佛法告诉我们:一切是无常的。我们所想的呢,恰恰相反,想要佛菩萨保佑我健康再健康 ── 这个目标是不存在的。「求平安」,平安是大家都期盼的,什么叫平安?「安」就是安全,就是没有威胁,没有恐怖。一般的三餐不缺,身体平安,就没有威胁、没有恐怖了吗?还有更大的死亡的威胁与恐怖,这个不解决,何来平安?「求健康」,身体好了之后,学佛的目的是不是就达到了?这些都是世俗的心态,不是学佛的目的。健康、平安、发财、儿女孝顺等等,这都是世间的观念,这些永远使得我们在六道当中轮转,而不能构成我们的解脱。
佛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佛不能把自己的心局限在世俗范围,应该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循环圈中提升出来,所谓的「了生脱死」,永远不再在六道里边轮回,而去成就无上的佛果,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对照我们的心,我们每天身、口、意三业造作是不是围绕着这个目的?
有的人,把佛法作为装点、作为一种附带性的,用佛法来服务于自己的世俗生活,把佛法放在次要、附属的位置,那不是根本的目的。
一个佛弟子,应该把生活中的一切调转过来围绕佛法,确定这样的方向。每天吃饭、工作、交往、睡眠种种行为,都应围绕解脱这件事情。能够达成解脱的,心心念念都要去追求;不能达成解脱的,就应该断止。
在我们净土宗,只要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一定能够成佛,所以,净土宗的目的也就是往生极乐。这一点,阿弥陀佛在四十八大愿中,给我们明确指示出来:「十方众生,欲生我国!」──「十方众生啊,你要往生到我的极乐净土!」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也是阿弥陀佛的誓愿为我们选定的目标和方向。
愿力的吸引
我们从来也没有把我们的想法投射到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我们根本不知道那里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有一块清净国土,也不知道往生这件事情,是弥陀呼唤我们说:「你到这里来!娑婆世界是无穷轮转的世界,那里只有无量的苦恼和悲酸,到我的净土来,才有幸福和安乐。」
「万川归大海」,江水、河水、井水,甚至污水沟的水都流到大海里边来,这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阿弥陀佛所建立的净土,是要召唤十方众生到净土去。弥陀用他誓愿的力量来招引我们。
如果没有地心的引力,水不可能流到大海;如果没有弥陀愿力的吸引,十方众生怎么可以到达净土去呢?
我们能够来到这念佛堂,来称念弥陀名号,愿意到净土去,本身就是顺应了弥陀的召唤。
二、正 讲
1.圣净二门
圣道门与净土门
净土宗之所以成为净土宗,其原理在哪里?怎样修行才算是正确的?如果心中不大清楚,往往就会依据别宗别派的修行方法和教理来判断净土,那样就混淆了,混淆之后就落入杂行杂修,内心恐惧不安,往生不确定。我想把圣道门和净土门的区别着重地讲一讲。
首先,作为一个宗派,能够成立,有这几方面的因素:宗派的名称、传承、判教体系和独特不共的行法。往往很多学净土宗的人,这几方面都不大清楚,问他学的什么宗,「净土宗。」「那净土宗是依什么传承的?」他就哑了,「哎,不知道什么传承啊,总之行善、积德、念佛、回向啦」比较含糊。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很广泛,我们中国祖师创立了大乘八宗,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创举。不然的话,我们现在的人,面对浩若烟海的经典,怎么研究呢?哪里是我得救之道呢?我们就没有目标了。通过祖师创立宗派,明确宗旨,就容易修学了。每一宗派对整个佛教要有一个说法,不然的话就会觉得有彼此矛盾的地方,通过祖师的说明,就知道:原来并不矛盾。这就产生了判教。
净土判教见于道绰禅师的《安乐集》。
净土宗把八万四千法门判成两大类别,所谓圣道法门和净土法门。
所谓「圣道法门」,即是「超凡入圣」,是圣人根机才能通行的窄道;所谓「往生净土门」,就是「厌秽欣净」,是五浊凡夫都可以进入的大门。除了往生净土门之外的,都叫做圣道门。
圣道门的特点是什么?对修学的根机是有选择性的,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圣人的品格,必须努力地修学。
道绰禅师的判教,继承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和昙鸾大师的自力、他力判。把这几位祖师的判教思想综合在一起,大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圣道门是自力、修行的法门;净土门是他力、救度的法门。圣道门属于难行道;净土门属于易行道。难行道很难修行,很难达到;易行道很容易完成,很容易达到。
龙树菩萨判此难易二道,接着说明:仰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易行道,「信佛因缘,依佛愿力,往生净土」,这个叫做易行道。龙树菩萨在这里做了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比如世间行道,有难有易,水上乘船则乐,陆地步行则苦。佛法有无量门,亦复如是。
靠自力修行,就是难行道;靠佛力救度,就是易行道。自力修行好像在陆地上行走,那要有好的体力,有足够的时间,还要有良好的天气,路上最好不要碰到强贼盗寇,还要身备资粮种种的条件限制。易行道呢?「水上乘船则乐」,不要乘客的力量,而是靠船的力量,是安乐的法门、他力的法门。
龙树菩萨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称名念佛是易行道:你称念我的名号,归命我的救度,就决定不退转,决定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决定可以成佛。
依据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我们来看自己的修学,我们是难行道还是易行道呢?各位修的,讲难行道也谈不上,龙树菩萨说:「自力修行,欲求佛道,重如举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概念,我们很难想象,就举泰山吧,举得起来吗?
龙树菩萨解释难行道有三个难点:
一、诸。种种法门都要修,三学、六度,八万四千法门都要修。
二、久。生生世世艰苦地修学。我们下一世能不能投胎做人?不知道;做了人能不能遇到佛法的因缘?也不知道。很多人前世修来福报,今生富贵而造业,来生堕落地狱,所谓「第三世怨」。
三、堕。堕入三恶六道,不能出离。现在这个时代,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观察众生的共业,也就知道,下一生决定不如这一生。哪里还能够增进?只有堕落!
净土法门就不一样,它的三个特点是一、速、必。
一、一。唯一。专修念佛法门,专念弥陀名号,专仰弥陀本愿,「阿弥陀佛本愿如是」。不用种种法门都修学,专修这一法门,决定可以到西方去。
二、速。快速。今生决定成就,二十年、三十年,还嫌长了,三年、两年,乃至「下至十声」、「下至一声」,这个人造罪造业,没有闻过佛法,临命终时才闻到了净土法门,才知道念佛,张口念一句佛号,也往生净土。快不快?一旦到达净土,决定不退转。
三、必。必定。必定往生,必定成佛。没有退堕的危险。
依这个思想来衡量我们所修学的,看一看我们学的是不是易行道的法门、安乐的法门?
很多人修学净土宗,学得很苦恼,内心很担心害怕,可以说没有把握这个法门的要点,没有得到这个法门的传承。
昙鸾祖师将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发挥成自他二力。难行道之所以难,昙鸾祖师讲了五种原因,第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末法时代,外道的说法听起来很像佛法。第二,「声闻自利,障大慈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五点,「唯是自力,无他力持」,难行道的法门,只是靠自力,没有他力的护念,不能成就。
后来,道绰禅师以圣道门、净土门分判整个佛法。
圣道门是自力修行、此土得证的法门,其基础是三学、六度,不修戒定慧、不熄灭贪瞋痴的烦恼,是不可能达到解脱的;净土门虽然内心不清净,虽然烦恼深重,但是,仰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誓愿的力量,今生可以达成解脱。
体察自己的内心,圣道门我们修学不了,就选择净土门。
背后的力量
如果我们学习净土宗的法门,还在那里「靠我自己如何努力地修行」,这个方向要考虑了,跟净土的宗旨就有差距了。六字名号称为「大愿船」,那你很明显,没有乘上大愿船,乘上大愿船决定不是像你这样子的,内心十五个水桶吊水,七上八下,不知道到底能往生不能往生。坐大愿船还不能到净土去,那就怪了。内心感到苦恼、恐惧,没有安慰,没有安乐,就不是易行道的法门了。
净土法门之所以超越,不是在我们凡夫这一边,完全在阿弥陀佛那一边。
我们经常听莲友说:「哎呀,某某老修行走得可好了,满面红光,身体柔软,太好了!他一辈子精进地修行,所以达到今天这样的效果。我也要像他那样努力地修行,将来也能走得好。」
这种说法初听很有道理,分析一下是没有道理的。怎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没有看到往生人背后的力量。他只看到这个人往生了,局限在「这个人修行好」,所以往生了 ── 如果修行不好就不能往生。他不知道:这个人也是凡夫,他仅依念佛的力量就可以往生净土,是佛力不可思议。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那就是在赞叹佛了。可是有很多人不是在赞叹佛,而是赞叹这个凡夫。念佛法门是赞叹佛,佛到哪里去了呢?佛的威神光明就看不到了,只看到凡夫的修行光明了。这个观点就不正确了。
应该这样看:「某某人,他也是凡夫,他往生有份,我也有份了,阿弥陀佛救他,那也一定会救我了。」这样就看到佛法的光明了,念佛就勇猛了,因为信心充足,信心百倍,信心满满。
如果我们内心不了解念佛法门的特质,就会得出自力的结论,修学也会只考虑凡夫这一边,只考虑如何精进勇猛地修行。这样虽然精神可嘉,但不了解弥陀的慈悲誓愿,方向、方法错误了。
圣道衰微
道绰禅师在《安乐集》里面,首先做了这样一个问答:
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 十方三世有无量佛,讲无量的法门,我们生生世世以来,不可能今生才遇到佛法,我们过去也闻到了佛法,也修行了,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解脱生死呢?
这个问题,应该在我们内心深处产生惊觉。想想看,过去无量劫的修行,难道没有一生比今生修得好吗?总有一次两次吧,甚至十次八次,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家居士,过去世说不定做过出家人,善根比现在还好,过去都没有解脱,今生还有希望吗?
道绰禅师自问自答说:因为不遇两种胜法,一种是圣道门,一种是往生净土。「圣道一种,今时难证」,圣道的法门关闭了,只留下一条道路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圣道法门在这个时代不能证果了。为什么?「一者去大圣遥远」,「二者理深解微」。
怎么叫「去大圣时遥」呢?我们现在离开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遥远了。在那个时代,众生的根机猛利,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证果。我们现在离开释迦牟尼佛是两千五百多年了 ── 正法时代:佛灭度后五百年间,有教有行有证(早已过去);像法时代:佛灭度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有教有行无证(也早已过去,已经进入)末法时代: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后一万年间,有教无行无证(一千多年了)。就像西边的太阳,刚落山的时候,西边还很明亮,但时间长了,太阳的余辉就收掉了,慢慢地就黑暗起来了。释迦牟尼佛这位灿烂的太阳、众生的救星已经涅槃了,众生的根机逐渐黑暗了,与佛的教法不能相应了,修行圣道就越来越不得力,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不要比一千年前道绰禅师的唐朝时代,就比几十年前的人心,现在的人刁钻了许多,烦恼重了许多。
第二个理由叫「理深解微」,圣道门讲「佛性」、讲「真如实相」、讲「第一义空」道理太玄妙,对我们来讲都是些名词概念,我们的理解很肤浅、很微薄,理解都理解不了,嘴上讲得呱呱的,心里面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落实到实践当中。
印光大师早就明确地说明,在此末法时代,开悟都没有了,靠自我修行已经不能证悟了。因此,到了末法时代,只有靠净土法门才可以解脱。
选入净土门
道绰禅师得出结论说:「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净土门是一开之后永不关闭的法门。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边,亲口交待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将来到了灭法时代,所有圣道教典不复存在,「经道灭尽」,也没有出家人了,也不知道戒定慧三学了,根本听不到「发菩提心」这样的说法了,连三世因果的道理都很难听到,只有这一部《无量寿经》还存在。《无量寿经》所标示的是念佛的法门。那时候的众生,三学的名字也听不到,烦恼深重无比,寿命最多只能活十岁,他要看今天我们念佛堂的各位莲友,那就像佛一样了:善根深厚,还能在这里听法座,深信因果,念佛求生极乐,在家里还有念佛堂,还有种种经书等等。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条件。佛为什么特别留下这一部《无量寿经》而不留下别的经典呢?别的经典想留也留不下来,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堪了。别的经典都是介绍自力修行的法门,众生修不了,怎么留得下来呢?没人研究了,自然就消失了。《无量寿经》是他力、念佛的法门,再烦恼深重,这句佛号,长了嘴就会念,愿生净土,就能往生。所以,这部经特别留下来,法灭时代众生都可得度,何况现在?远远超过法灭时代了。
通过祖师的教判,我们得出结论:
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要快速离生死,成就佛道。「这辈子不行、下辈子再来。」那不是一个有道心的人。圣道、净土两种殊胜的法门当中,圣道门暂时放到一边,虽然我们也很想开发智慧、得到法益,但在此土、依我们的根机是不可能得到的。集中精力选入净土门,一旦到达净土,不证自证,自然得无生法忍,三明六通一切具足,一切经教全部通达。
有的人学问很大,但是还没有选入净土门,那是没有看到自己是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也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众生。
在这个时代,选择净土门,是很有智慧、很有福报的。
2.正杂二行
正行与杂行
进入净土门之后,大家都非常明朗:「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样去往生呢?不是靠我们自己在这里凭空想象:我怎么怎么样,大概可以往生了。要依据经教。今天介绍善导大师的「正杂二行判」。
往生净土,有两种修行方法,一个叫正行,一个叫杂行。
正行的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不漏一,个个往生;杂行的人,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
这么一听,各位心里都会想:我要选择专修正行,而不应该修杂行。
什么是正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三心释〉里讲到「就行立信」,讲到行有正、杂两种,其中正行有五种:
一、读诵正行。为了往生极乐,一心专读诵《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以及昙鸾、道绰、善导这些祖师的教释,这叫读诵正行。
为往生极乐而读诵净土三部经以及上述祖师所开展的念佛思想之外的经典,叫做读诵杂行。比如说,有人想往生净土,不是来了解这三部经,而去读《地藏经》、《法华经》、《心经》等,这些都是杂行。
我可以想象得到,有的莲友听了之后,心里有不舒服的感觉:「我修了这么长时间,搞了一个杂行!」感觉不痛快。我们慢慢来分析。
所谓「正」,是纯正、正直的意思,纯正而不杂,正直而不拐弯。
为什么读这三部经称为正行、而读三部经以外称为杂行呢?因为这三部经纯粹讲的是极乐世界庄严景象、往生极乐的方法,没有讲别的。佛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是对应不同的根机,开设不同的法门,这三部经专门讲往生净土。在别的经典里边,也有讲到往生西方净土的,那个叫做「旁依」,附带提到极乐世界。比如说《楞严经》里边有〈念佛圆通章〉,《楞严经》的宗旨,不是专门讲极乐净土的,而是附带地讲到往生净土,这也说明佛在宣讲别的大乘经典时,导向净土门,他是引导修学《楞严经》的人进入念佛的法门。那我们专门学净土法门的人,就不需要走回头路。所以,正依净土三部经,纯粹性的。
所谓正直不拐弯,不是说东修西修,修得很多。比如说我们从南京来到大连,我们首先要察看地图,或者察看列车时刻表。出发之前,我们是去查从南京到大连的时刻表呢,还是去查从南京到北京的时刻表呢?那一定是查到大连的时刻表,时刻表是指示我们从南京到大连的方向。佛所讲的每一部经典,都是一条成佛道路,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净土三部经就好像列车时刻表一样,如果我们不去查看到西方净土的经典,我们去查阅别的经典,方向就不一样了,把时刻表查错了,你搞得再熟悉,也不能到啊!要到大连来,把到北京的时刻表背得滚瓜烂熟,那有什么用呢?如果去了北京,必须再从北京转车才能到大连,对不对?不转车不行。所以,如果读诵《金刚经》、《楞严经》、《心经》等等,要往生净土,那一定要回向,不回向不可能到净土来的。修五戒十善,也一定要回向,因为这些不是直接到达净土去的,是拐着弯、要回向才可以到达的,那就不正直了,所以称为杂行。这个道理大家一旦明了,就很容易把杂行放下。
我们要往生极乐,一定要专门读诵净土三部经,这三部经专门讲述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誓愿、众生往生的方法。
二、观察正行。为了往生极乐,一心专观察、忆念极乐世界的庄严。
如果观察药师净土、兜率内院的庄严,那就是杂行了。就好像我们想要来看大连的风景,当然是把大连的地图册、风光册打开,哦,海边、沙滩、景点,如何如何,心向神往。如果想到大连来,把上海的风光册打开,那跟大连扯不上边,就不能称为正行了。
观察正行也是从读诵正行而来的,我们读诵净土三部经,了解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四色莲花,微妙香洁,天雨妙花,七宝池、八功德水我们通过读诵,心里面就会想象、欣慕极乐的庄严,这就叫做观察正行。我们心中对比:娑婆世界多么污染哪?尘沙飞扬,人心险恶,恶人、恶世界、恶烦恼不像极乐净土,到处都是清净、光明、喜乐,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通过读诵净土正依经典,自然发起仰慕、欣求的心,这就是观察正行。
三、礼拜正行。为往生极乐,一心专礼阿弥陀佛。
为往生极乐而礼拜别的佛、菩萨,就叫做礼拜杂行。这里或许有人也有疑问:「佛弟子应该普礼十方佛,怎么只礼阿弥陀佛一佛?别的佛暂且不提,释迦佛是本师,那能不礼吗?」当然应该礼。可是要懂得,为往生极乐,只有阿弥陀佛一佛为我们发的誓愿,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一佛所发,「发愿逾诸佛」,阿弥陀佛的誓愿超过十方诸佛的誓愿,唯有这尊佛能够救我们到西方净土。为表达我们的净土信仰,所以专礼阿弥陀佛。如果要感念释迦牟尼佛给我讲了这么好的净土三经,给我介绍一向专念的法门,我至诚顶礼,这自然可以,不算杂行。如果说:「我光礼阿弥陀佛怕不够,还要请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来帮帮忙。」那就叫杂行了,心不专一了。
能礼阿弥陀佛一佛,即是礼拜十方诸佛。因为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的法界藏身,是十方诸佛的本师、本佛,俗话说:「千经万经,不离阿弥陀经。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专礼阿弥陀佛,统统包括在内了。专礼、专诵阿弥陀佛,决定可以到净土去,能到净土去,十方诸佛随你去朝拜,随你去听闻教法。
四、称名正行。为了往生极乐,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名号。
为往生极乐,称念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名号或者咒语,认为「光念阿弥陀佛一佛名号,怕功德不够,不能往生,再加上《往生咒》、《大悲咒》、《十小咒》」这都属于杂行,因为不符合前面所讲纯正、正直──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首先,我们心态上杂了,对弥陀一佛的信仰不够纯正、不够专一。心态上杂了,修行的方法就杂了,三心二意,阿弥陀佛也要靠,药师佛也要靠,咒语也要靠。凡夫的想法觉得:这样比较有把握,好像双保险,统统仰靠不是更好吗?这种想法情有可原,但是道理上不符合佛法,甚至也不符合生活常识。比如说乘船过海,有没有人左脚搭一条船、右脚搭一条船?「如果左边这条船不保险,右边还有一条船。」我想不会有哪个人这样坐船的。一定要怎么样呢?首先要考察这条船是不是到达目的地的,它稳固不稳固,能不能抵抗大风大浪,油量够不够,舵手的技术怎么样如果是坚固大船,选定这条船,不改变,肯定到达目的地。如果是小木筏子,驾驶技术又不怎么样,我们就不敢坐了。并不是说我们一方面坐大船,一方面再搞一个小筏子,好有一个依靠保证 ── 大船都靠不住,小木筏就更靠不住。很多莲友,一方面说「我靠阿弥陀佛的大誓愿」,念六字名号,另外一方面再修一条自己的小船,所谓行善、积德、布施、诵经、持咒等等,「我再修一点,万一名号靠不住,再靠我的修行。」这个想法实在是没有道理的。名号如果靠不住,你那些有为、有漏、染污的杂行杂善,是不可能让我们出离生死的。所以应该一条心,这一条愿船坐稳当,一路到底,决定到达彼岸。
阿弥陀佛的誓愿说:「十方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如果我不能使得你往生我的净土,那我就誓不成佛。」这个誓愿是特指阿弥陀佛的名号,没有说念别的佛的名号到净土去。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主人,他以愿力召唤、接引我们到净土去,愿力的体现就是六字名号。专念六字名号就叫做称名正行。
五、赞叹供养正行。为往生极乐,专门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一佛。
如果为往生极乐,除此之外,赞叹、供养别的佛菩萨,来作为帮助的话,叫做杂行。
善导大师的话很明确,一点也不含糊。大家可以比照自己来看。
念佛就是要把它独立出来,是「不插助」的法门,念佛法门是独立的法门,因此它才成为一宗,靠别的插助,就不是念佛的法门了。念佛不靠我们的智慧,也不靠我们的修行,也不靠我们的善根、身份、学问,单依名号而往生。如果有「插助」的心理,说明我们不了解名号,对弥陀一佛信仰不够,不知道唯有弥陀一佛为我们发了誓愿。
五种正行的反面是五种杂行,善导大师跟我们讲:「自余诸行,虽名是善,悉名杂行。」除了五正行之外,所修行的,虽然都是善法,但是就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情而谈,那就叫做杂行了。这是根据宗门的目的、方向的不同而分正杂的。比如禅宗的人,打坐参禅求开悟,对他们来讲就是正行,对我们净土宗来讲,那些就是杂行了。宗旨不一样。净土宗的宗旨是往生极乐。五正行和五杂行是就往生极乐这一目标而确立的。
正行有五得,杂行有五失。正行与弥陀亲、与弥陀近,纯而不杂,不用回向。杂行与弥陀疏而不亲,「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杂行要往生,一定要回向,因为它本来不是往生极乐的因行,不是直达车。净土宗「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好像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的一条隧道一样,我们踏上六字名号所铺设的这一条笔直的愿力大道,自然的,不用回向,也不用天天在佛前发愿,不用多讲,只要念佛,自然往生净土,这是名号自然的功能和效果。就好像水的功能是解渴,这是客观的现象,不依人的不同而改变。如果水不能解渴,那还有资格叫水吗?如果称念名号的人不能往生,这六字名号就不能出现在世间。
专称六字名号必然往生,是名号的功能让我们往生净土去,这个叫做他力念佛。这是名号本身的力量,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就好像坐船过海,船的功能是过海的,一坐上船,无论什么人,必然可以到达彼岸。
正行与杂行比较起来,我们要选择正行,放下杂行。
舍不舍得放下呢?
怎么样修行能够往生,我们应日夜去追求;修行往生不定的话,那当然要放下了。
正定业与助业
总结前面所讲,成就佛道有两种方法:圣道门、净土门,我们选入净土门;净土门之内有两种修行:正行与杂行,我们选择正行。
正行之中,我们继续来分析。有的莲友抱怨说:「五正行也不容易啊,比如读诵正行,我不识字,那就达不到了,那还能不能往生呢?」这五种正行是不是平等齐观、都要做到呢?
善导大师对五种正行又作了一个简洁的说明,分成两类,分成正定业和助业。
第四种「称名正行」称为正定业。
正定业什么意思?就是定下来了,只要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定下来去往生,这个才有资格称为正定业。没有任何摇动性的,不可能没有把握、漏掉了。其它四种称为助业。
助业是什么含义呢?助业是助成正定业,并不是说这五种平等齐观,都要做才能往生,不是的,是有主从的,除了称名之外,其它四种是辅助性的,是帮助我们进入正定业,帮助我们理解「一向专称」的道理。比如说读诵正行,有人理解为「我念佛之外读诵净土三部经,把读经的功德回向求往生。」从外表形态来讲,也算是正行,但从心态上来讲,不了解净土修学的原理。读诵正行作为助业,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通过读诵净土三部经,了解「一向专称,必定往生」的道理,而来一向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如果没有净土三部经,哪一个知道「一向专称」呢?并不是说念佛之外一定要读净土三部经。你如果不识字,但是知道念佛决定往生的话,这三部经也就含在你所念的这句名号当中了。
古德比喻说:经典就像药方,名号就像药丸,众生就是病人,病人要服药才能治好病。是药方重要,还是药丸重要呢?有的人老是拿着药方去读,但不吃药,那么这个人病不得好;还有的人担心光吃药不行,一定还要读这药方子,还要研究药理,甚至有人弄不清药理的话,这药就吞不下去,那样研究来研究去,病也不能好;还有一种人,一看药方,当下信受了,就吃药了,当然病马上就好了。
对于我们念佛人来讲,名号既然就是药丸,我们能够专门称念这句名号,就没有任何的欠缺了,往生就是决定的事情了,并不是说称名之外还要读经。读经是为了念佛服务的,通过读经来了解念佛的道理,一旦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就来专修念佛。
观察正行也是如此,通过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发起我们愿往生的心,然后找到往生的方法,专念名号,这就达成了助业的效果。其它助业,也都是依此类推。
善导大师明确说明: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只有称名念佛称为正定业。为什么看起来最简单的称名念佛称为正定业呢?善导大师说「顺彼佛愿故」,顺应了阿弥陀佛的本愿。
3.顺佛本愿
念佛往生之本愿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什么呢?
在四十八愿当中,所说内容非常广泛,大体来讲有三方面,一类是「摄国土愿」,说到极乐世界清净庄严;第二是「摄法身愿」,说到阿弥陀佛有无量光、无量寿以及度众生的能力;第三是「摄众生愿」,摄取我们众生到西方净土去往生。
善导大师是以第十八愿来看整个四十八愿,将第十八愿称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叫做「念佛往生之本愿」。
本愿的「本」有两重含义,一个叫做因本,一个叫做根本。针对阿弥陀佛所成佛果,探求其因地、本来所发誓愿,这叫做因本。从这个角度讲,四十八愿都是因地所发,统统称为本愿。四十八愿虽然广泛无边,但有一个根本的宗旨,就是第十八大愿。第十八愿有什么资格称为根本之愿呢?它是整个四十八愿的归向。其它誓愿,比如「国无三恶道愿」、「不更三恶道愿」、「身皆金色愿」等等,如果没有念佛往生这条愿,统统不能兑现。一旦能够往生净土,四十八条愿的利益统统能够圆满具足。
同时,阿弥陀佛建立其它四十七愿的目的,是给我们一个信息,发起我们愿往生的心,引导我们进入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比如说三峡移民,政府要建立新的村庄,要有房屋,要有土地,要有通讯,要有道路,这所有的一切是为了什么目的呢?根本的目的是要新的居民来住。移民住进来,先前所建设的房屋、道路等等才有意义。如果没人来住,这个新的村庄就没有意义了。
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是要把我们从娑婆世界移民到极乐世界去的,由此而有「国无三恶道愿」等等四十七条愿,根本的指向和目标,就是第十八大愿。所以善导大师将四十八愿解释为第十八愿: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用我们的眼光来看:「第一条『国无三恶道愿』没有这样的内容啊。」可是善导大师独具慧眼,告诉我们:第一条愿的目的,也是让我们去往生的。
第十八愿有九句话,三十六个字: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所规定往生的因行,就是念佛;净土宗专修念佛的来源,就在第十八愿。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要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千差万别,有的会读经,有的不会读经;有的出家,有的在家;有的精进勇猛能修行,有的毅力薄弱修行无力。要救度十方众生的话,阿弥陀佛在誓愿里边就要有所选择了。如果选择戒定慧三学为净土往生的因行,那就打了大大的折扣了,十方众生里边,能够修学戒定慧三学的,少之又少,怎么能够普救十方众生呢?那样,阿弥陀佛的悲心就不圆满了;如果以读经为往生因行的话,那不识字的莲友心里面就悲惨了。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伟大的誓愿超越十方诸佛,要把十方诸佛没有能救拔出来的众生统统要救起来。
十方诸佛也有很多净土,到十方诸佛的净土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十方诸佛的愿力各各不一样,一定要达到某种标准才能去。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非常容易去往生,因为阿弥陀佛在誓愿里边,给我们选择了一个非常容易往生的道路和方法。阿弥陀佛把往生的道路铺好了,把往生的大船建好了,让我们直接来乘坐,顺着这条道路到净土去。这个就是《无量寿经》所讲的「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首先具有专一性,除了念佛之外,第十八愿没讲到其它任何的修行,善导大师根据这一点,建立了专修念佛。如果在念佛之外,还要加上其它的修行,那就不是第十八愿的念佛了,就不顺佛本愿了。佛的本愿说「靠我的名号来往生」。
「乃至十念」的含义,善导大师解释为: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多到一辈子的念佛,少到十句、一句的念佛,都属于「乃至十念」,有时间的人,比如说我们现在听到专修念佛的法门,从今天开始,一直到死,不改变宗旨,这个叫做「乃至十念」,这就是一辈子的念佛,叫「上尽一形」;如果今天决定专修专念,明天抱病而亡,那叫「乃至一日」,那也决定往生;如果是临终在床上,只有最后的一口气,别人跟他讲念佛法门,他只念了十句,那也往生;只念了一句,也往生。总而言之,善导大师说:
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这就符合阿弥陀佛的「乃至十念」── 多到一辈子念佛,少到临终几句,统统往生。
如果有人说:「临终十句就能往生,我现在不念,等到临终再念。」那就错误地理解了。因为有「上尽一形」啊,你这样就不是上尽一形了,临终能不能念出来也不知道。
我们是现在就来念佛,而且内心不改变宗旨,一生不改变题目,就进入「正定业」,决定能够往生。往生也不是死了之后才定下来的事情,如果专修念佛,现在就给你打了保票。这个保票也不是善导大师自己敢随便打,而是阿弥陀佛的誓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我不能让称念名号的人往生净土,我就不成佛。」这个保证是很有力量的,阿弥陀佛以祂的成佛来保证我们的往生。
现在问大家:阿弥陀佛有没有成佛啊?
早就成佛了,成佛十劫了,都知道成佛十劫了。
那么,阿弥陀佛成佛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代表什么呢?祂是为谁成佛的?(「为众生成佛的」)太好了,阿弥陀佛是为我们众生往生而成佛的,祂把祂的成佛与我们的往生挂到一起,签订协议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可以看作是一张协议书,「设我得佛」祂自己签了字了,甲方就是阿弥陀佛,乙方就是十方众生,甲方的责任是什么呢?甲方的责任就是让乙方到净土来,乙方的义务是什么呢?「乃至十念」,要念佛。甲方向乙方保证说:「你不往生,我不成佛!」阿弥陀佛现在已经成佛,叫做「南无阿弥陀佛」,协议书已经签订好了。如果我们十方众生信靠不过,不仰靠这尊佛,不来专修念佛,阿弥陀佛签了字,你不签字,那不能兑现。
各位,十劫以来,阿弥陀佛把保证书放到我们面前,「十方众生,我都签过字了,你也来签一个吧。」我们怎么签?就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啦。可是我们十劫以来,把阿弥陀佛的协议书摆在旁边,认为「祂成祂的佛,我还要自己修行」,自己搞一套,慢慢努力,像老鸭子一样歪来歪去 ── 那来不及的啦。
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是我们往生的保证。阿弥陀佛的誓愿不虚,是我们往生的保证,不是自己的修行是往生的保证,那样就没有保证了,你一天念三万,他念五万,到底哪一个是保证?哪里有标准?以阿弥陀佛的名号,那就有标准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呢,也是没有标准的标准,讲「乃至十念」,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往生。「乃至十念」谁不会啊?
「乃至十念」的含义就是:乃至清净心念佛,乃至没有清净心念佛,没有规定说「清净十念」,如果规定「清净十念」,那染污心念佛不能往生。「乃至」啊,有清净心念佛往生,没有清净心念佛也往生;如果说「出家十念」,那在家人念佛往生无份,乃至出家人念佛也往生,乃至在家人念佛也往生;也没有说「临终十念」,如果临终十念的话,那我们平时念佛不算数,临死念佛才算数,没有这样讲,乃至临终── 平时没遇到佛法,直到临终才遇到佛法,也往生,那么平时一辈子念佛,就更能往生了;也没有说要会诵经、打坐如何如何才能往生,没有的!你不识字,不会诵经,念佛也能往生。佛堂里念佛和大路上念佛,清净心念佛和散乱心念佛,统统属于「乃至十念」的范围,「乃至」就是没有限制的意思。这个才是十方众生都能做得到的,如果定一个标准,比如说「清净心十念」,好了,十方众生里边就有做不到的,我们在座各位可能没有一两个能做得到。那阿弥陀佛怎么能救度十方众生呢?这个协议就给我们破坏了,阿弥陀佛说:「我没有规定清净心十念,而是说乃至十念哪。」如果细细体会阿弥陀佛「乃至十念」的范围,那么往生就没有问题了。
这个叫「顺彼佛愿故」,如果我们一边口称佛的名号,一边心里想着说:「我如果会读经就更好,我如果会打坐就更好,我如果会修行别的法门就更有把握。」── 不顺彼佛本愿,不仰靠阿弥陀佛的救度,不专一,也不是「乃至十念」,偏离了弥陀的本愿,就得不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保证。
原译本
我所引用的,是康僧铠的版本,可能各位同修多数是夏莲居的会集本,还是原译本的有权威性,原译本大家没有争议。在五种原译本中,康僧铠的译本是最受欢迎的,昙鸾、道绰、善导等净土宗的祖师解释《无量寿经》,也都是用的康僧铠的本子,这样我们就有传承。
会集本毕竟是会集,会集个人修学净土宗的心得体会,可以参考,但不便于作为正规的经典让每一个人都来修学。当然,读诵会集本,一般的人也不怎么去考究它,当作功德来读诵,似乎也见不到其中的差别,如果详细考究宗义,那差别就太大了。
佛所亲口宣扬的经典,自然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大家在这里要有一个认识。
弥陀的呼唤
能够顺佛的本愿,称佛的名号,就能够得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保证,弥陀的呼唤,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再虚无飘渺、看不见。说到阿弥陀佛,有人会觉得离我们很遥远,也有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在哪里呢?怎样去抓住祂呢?祂是什么样的长相呢?祂是什么样的声音呢?这些我们都觉得很陌生。祂毕竟是在佛的境界,而我们是在凡夫的境界,如果双方之间没有联络的话,我们怎样到净土去呢?
阿弥陀佛对我们呼唤的声音,就是六字名号。一般的人念佛,认为「是我在祈求阿弥陀佛救度」,是我在呼喊祂:「南无阿弥陀佛,请你来救度我!请你一定让我能够往生。」我们总是从这个角度来体会、来认识── 是我在呼唤弥陀。可是,依据善导大师的教导,对于这一句尊贵的佛号,体会是弥陀的召唤。
在阿弥陀佛的誓愿当中,明确地对我们说明「欲生我国」:「你要往生到我的极乐净土!」如果是一个空头的说法,怎么去往生呢?在这里,弥陀呼唤的声音就有血有肉、生动起来,说:「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才来到我们心中。
这句名号从哪里来?有人说是从录音机里听来的,有人说是师父教的,其实这都是看现象,没有看本质,看到末流,没有看到源头。这句名号来自于阿弥陀佛深重的悲心!
就好像我们接收电视节目,电视机里有播音员的图像、声音,我们简单地认为,这是从电视机里放出来的。但是根本来说,它是从电视台发送出来的。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我们接收到了阿弥陀佛呼唤的信息,它是有根源的。如果它的根源在我们心中、在我们这个世界,那就没有源头了,因为我们的心是无常生灭的,怎么能够找到解脱之道呢?这句名号,从我们这边来讲,是接收信息,它的源头在遥远的极乐界。
虽然遥远,但是《观经》里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从里程上讲,十万亿佛土,可是以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把弥陀与众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六字名号,是从弥陀的悲心当中散发出来的,在祂没有成佛之前,作为法藏比丘的时候,就为十方众生发出了普遍的召唤:「我要令你往生我的净土!我如何令你往生我的净土?我要成就不可思议的名号功德,普令十方造罪无善之辈仰仗我的名号,往生净土。如何仰仗我的名号?很简单,单以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简单易行,就可以到达我的净土。」
由于弥陀这样至心的召唤,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仅在座各位在佛堂念佛,有着清净愿往生的心,所称念的名号是这样的尊贵,即使是大街上的一个面目肮脏的贫穷乞儿,他能够念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我们任何人,回想到自己修学佛法的心路历程,大家想一想,是我们主动来追求南无阿弥陀佛的吗?没有。我自己就没有。我第一次因偶然的机会来到寺院,看到寺院青瓦黄墙上六个醒目的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和大家一样,第一次看到这六个字的时候,发音都不够准确,念「nan wu阿弥陀佛」,更不懂得到底代表了什么含义。要知道,这个时候,是阿弥陀佛第一次和我们见面,我们虽然有眼无珠、不认识,但是弥陀的名号存在在这个地方,就是弥陀的本身存在在这个地方,祂已经看见我们,召唤我们说:「用我的名号和你见面,用我的名号招引你到我的净土来。」但是我们仍然像一个瞎子一样,我们不知道,错过了好的机会,然后到寺院里点一根香,很傲慢地在那里站一站,游玩游玩,又走掉了。或许过了几个月,又有人说:「到寺院去吧!」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慈悲。
我们会觉得说:「是我的邻居、亲戚或者佛友叫我学佛的。」其实真正的动力不是他们,他们不过是借助的外缘,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弥陀的誓愿。在《无量寿经》里有一首偈子:
若我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
誓不成等觉。
「当我成佛的时候,我的名号要遍布宇宙,十方世界任何角落都能听闻到我的名号,若有一个众生不能闻到我的名号,那我誓不成佛。」所以我们今天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是因为耳根发达,是弥陀主动地从遥远的地方送到我们面前。
当然,佛的智慧无量无边,有种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包括这个念佛机,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这个塑料机有什么了不起呀?」塑料机固然没有什么了不起,它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那就是了不起。「欲令法音宣流」,「法音」即六字名号的救度声音。要普遍地宣扬、流布,「变化所作」而成为念佛机,让我们听闻到,或者成为一个六字名号的字条,贴在什么地方,让我们见到,或者是莲友念出来,让我们听到,或者是在《济公传》里,济公也念,《济公传》一放,功德无量无边,小孩子都会念了,「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通过种种不可思议的因缘让大家接触名号、了解名号。
我们接触名号是被动的,不可能主动接触名号;弥陀救度我们是主动的,弥陀的主动不是今天才这样,是在兆载永劫以前,身为法藏菩萨的时候为我们发愿,主动发愿,没有和我们商量,法藏菩萨四十八愿,我们有哪一位介入啦?在座各位都是坐享其成,是阿弥陀佛的大愿,把我们十方众生一网就捞进来了,阿弥陀佛一个人,要承担十方众生的解脱。
凡夫的测量
弥陀在永劫之前,主动为我等发愿;光是发愿,还不足以完成救度众生的任务,还要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弥陀的誓愿,会有我们今天念这句名号吗?所以,这句名号,无论如何不可以用我们凡夫的心来测量、来考虑的,连十方诸佛都没有测量、考虑的余地。十方诸佛「皆悉咨嗟称赞阿弥陀佛名号不可思议」,啧啧称赞,赞不绝口。《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我们经常听到「佛佛平等」、「佛佛道同」,但是来到净土法门,这句话就不准确了,净土法门,佛与佛之间就不平等了。怎么说呢?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啊,这是经典里明确告诉我们的。在阿弥陀佛面前,连十方诸佛都要退到第二的位次,何况我们凡夫呢?对这句名号,以不思议的心,完全地仰受,全心地称念它,不要在前面加一个条件。念佛就是念佛,不可思议,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依佛的誓愿,必然往生极乐净土,这个非我等思议境界。
诸佛的示范
弥陀的誓愿成就了极乐净土和不可思议的名号,让十方诸佛来宣扬赞叹,这即是第十七愿「诸佛称名愿」。
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甚至佛弟子,对释迦牟尼佛都很陌生,至于别的佛,知道更少,但讲到阿弥陀佛,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难道没有一个说头吗?为什么大家都念阿弥陀佛?整个佛法似乎也用一句「阿弥陀佛」代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它是偶然的现象吗?或者是── 按照现在所讲的── 是广告抄作吗?都不是。阿弥陀佛的名号之所以这样深入人心,就是因为祂的大誓愿。他发了第十七愿,让十方诸佛都称扬赞叹他的名号,目的当然不是自己捞名利。十方诸佛为我们作了表率,为我们以身示范,祂们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我们也跟在后面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第十七愿就是十方诸佛的示范。「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诸佛教我们念,怎么念?第十七愿里面,十方诸佛都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我们就学会了。
乘上愿船
由于名号本身的力量和作用,使得我们到净土去。学净土的人,这个地方一定要转弯!老是想到自己怎样怎样用功才能往生,这一定错啦,不知错到哪里去了!
渤海很宽阔,你老想「我怎样游泳过海」,那能行吗?肯定错啦,再努力也不行啊!或者说,我游泳不行,那我就去扎几根竹子,编成小筏,想过汹涌澎湃的大海,那可能吗?只有乘托一条大船。如果知道自己没有力量,那一定会找一条稳固的大船。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无量劫的生死流转当中,所造下的无量无边的罪业,可以说比太平洋还要宽无量无边倍,所谓「生死苦海,广大无边」,我们怎么过?靠自己那丝丝毫毫的、有为、有漏、有限的善根就能往生净土吗?就可以脱离生死轮回吗?这个简直叫痴人说梦。靠我们自己修行的小善编一个小筏子,就能突破烦恼业障吗?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知道,比如说,我们不愿意瞋恨、发脾气,我们愿意保持清净心、柔软心、慈悲心,但是,如果环境一改变,心中种种的想法当下就破灭了,瞋恨心就起来了,烦恼的业浪就汹涌起来了,所谓的修行,当下全部就扫荡掉了,十年的忍辱一次就葬送了。所以,以我们凡夫的身份,以所修杂毒之善,想跨越了无边际的生死苦海,我劝大家还是要有自知之明。当然有人觉得他很勇猛,那就试试看了。
弥陀的誓愿,给我们这些茫茫苦海中无力出离生死的众生建造了稳固的六字名号的大愿船,十方诸佛把它推介到我们面前,呼唤我们说:「上船吧,你上来,就可以乘坐弥陀的大愿船,到达涅槃的彼岸。」只有一点,上船。至于说怎么驾驶船、怎么突破风浪、怎样到达净土,那不是你的事,那是船长的事。
如何上船呢?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善导大师解释说「称我名号,乘我愿力」,我们能乘上佛的愿船,当然是肯定往生。
怎样能乘上愿船呢?六字名号本身就是大愿船,阿弥陀佛所建造的六字愿船,是很方便登上去的,愿意去往生,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乘上去了!
有人说:「念佛如果不念到功夫成片,如果不念到清净心,那怎么乘上愿船呢?」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昙鸾祖师讲:「但以信佛因缘,乘佛愿力,决定往生。」信仰弥陀的誓愿,就是乘佛的愿船。善导大师说,「称我名号」就是「乘我愿力」,定得往生!因为名号本身就是大愿船了。如果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才算乘上大愿船,那么名号就是一个梯子,就不是船了,你念佛当成爬梯子,爬上你那功夫成片的船,那就危险啦,你那功夫的船是不管用的,一旦烦恼来了,功夫马上就荡然无存了!对不对?六字名号的大愿船就不一样了,你烦恼来了,它还是六字名号,你业障来了,它还是六字名号,无碍光如来 ── 「称念我的名号必然往生!」
极恶之人的往生
《观经》下下品的众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连自己的父母都杀,哪里还有这样的人呢?简直是没有人性,然后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把佛教破坏得乱七八糟,还敢谋害佛,像这样的人,简直是直落地狱之底的人。我们一般人心里说:「这种人还到净土去呀?他一去,岂不把净土弄得天下大乱了?」这就是凡夫的心了。我们一方面觉得「我不是这样的人」,一方面觉得「你这个家伙!你不能往生」,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子,分别、不平等。
《观经》就这样的众生,来展开弥陀的救度:这个五逆之人临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现前」,一个眼睛看着阳间,一个眼睛看着阴间── 我们活着的时候可以讲大话:「哪里有什么死后的世界?」等你快死不死的时候──大家如果有在医院急救病房工作的,都知道,病人临死的时候,多数是很恐怖、很惊慌。地狱的鬼卒拿着刀叉、锁链就来了,地狱的猛火都烧起来了,旁边人看不见,就他看得见,为什么?是他的业,别业所感,因此有这个果报(就像有人杀了人,他晚上做梦都会梦见人家在追杀他,一听警车响就会惶恐不安,这是别业所感。)这个人一辈子所有的坏事都做尽了,无恶不作,无作不恶,杀盗淫妄一样不缺,每天所做的,没有一件不是恶事,而且一辈子死不改悔,没有听到一句佛法,这样的人还能够到净土去?我们早就把他开除了。
他的境况怎么样呢?地狱众火一时显现,他过去的宿善成熟了,遇到一个善友,「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怎么安慰他呢?如果他有修行的话,还能说:「某某人哪,你行善积德,佛很喜欢你,你一定能往生。」这样讲他心里会很愉悦、有安慰感。这个人,他一生的经历一件都不能提,一说出来,都是造罪造业的事情,怎么安慰呢?应该这么说:「某某人哪,你虽然造罪造业这么厉害,地狱的火都显现了,但是阿弥陀佛不舍的慈悲,任何众生只要回心念佛,决定往生,万不漏一。念佛一定可以到净土去的!」这叫「为说妙法,种种安慰」,跟他讲念佛。这个时候跟他讲《金刚经》,他能悟得了吗?火都烧起来了,没法悟了。急救的办法,像打强心针一样,「教令念佛」,这个人怎么样呢?「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这个人的情景我们可以想象,临死的时候四大分离,内心惶恐万分,地狱景像现前── 我们坐在佛堂里边,佛号在那里唱着,供香在那里燃者,佛像在对面站着,也没人打扰,我们甚至还心猿意马,还念不下去── 这个时候痛苦万状、惊恐无比,他怎么能念得了佛呢?「我都不能集中思想,集中不起来啊!」被种种烦恼所逼迫,他怎么能集中思想忆念呢?──我这个时候想到了助念,助念的来源应该是《观经》下下品,我们很多莲友不善助念,「某某啊,你一辈子念佛,都是为了临终十念哪,这个时候如果不能把握正念,那一辈子就白修了,这个时候你千万要把握正念!」意思是:「你看你都念不出来了,不能把握正念了,那你肯定堕地狱了。」那「啪」就掉下去了。「善友告言」── 什么叫善友、善知识?成就人家往生,用弥陀的慈悲来安慰他 ── 「善友告言:如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我知道你现在的苦恼,你可能错解了念佛的含义,你可能以为要怎样的忆念、怎样的清净心,当然这个时候你做不到啦!」这个「念」指心力的活动,他的心力已经非常微弱了。那怎么办?「应称无量寿佛」,张口喊就行了。你有嘴巴就会念,你喊「哎哟哟」也是念,你喊「阿弥陀佛」也是念!这个人听到说「光是口称佛的名号,就可以得救」,弥陀的慈悲在他心中当下就展现出来了,弥陀的光明就来到他的心中,「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啊,这样就能往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如是」就是毫无拟议,当下就是。以他目前的形势,他不可能前思却虑了,什么罪呀福呀、有修无修、心净不净,这都是我们这些身体康健、悠忽不急的人的戏论,《大经》说:「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他统统没有这一切,甚至信疑也没有,无所谓信与不信,他只有一心求救 ──「谁能救我?!」闻说阿弥陀佛能救,就毫不迟虑的归投过去,所以说「如是至心」。下面「令声不绝」,即闻、即知、即行,更无半点延搁。声声相续,称为「不绝」;求救的心一旦靠上,就完全靠定。「南无阿弥陀佛」是求救的呼喊,是归命,也是救命,能救所救都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念佛的「念」到底是怎样的念?我们会在心中想很多,「我要念到怎样的不起妄念、不起杂想,要如何的专注、如何的清净」统统错!念佛的念就是口称。我们净土宗的念佛,从昙鸾大师开始,到善导大师就定型化了,就是口称佛的名号,那谁不会呀?如果说在心里边要念到什么什么样子的,那就不叫「易行道」了,那就不叫「万修万人去」了。就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所以,口称佛号就来源于《观经》下下品,这个人不可能说「我要如何的清净心」,因为时间、形势,他的根机、他的状况根本不允许,但是,随口「南无阿弥陀佛」念出来,「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每一声、每一声,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接着,「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他看见一个大的金莲花,像一个大太阳一样,光明灿烂,出现在他面前,他一念之间,随着金莲花到达极乐世界。
若论他的修行,他临终以前没有念过一句佛、进过一次寺院;若论造恶,他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若论念佛的心情,是「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若论念佛的数量,不过是念了十声。他都能往生,我们不能往生啊?
印光大师讲:罪业再深,不至于五逆谤法;修行再少,早就超过十声;心再不清净,还不至于临终惶恐。你比他好多啦!他都能往生,谁不能往生呢?
《观经》下下品选出这么一个特殊的事例,来证明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往生。
结果有的人不是这样理解的,他怎么理解呢?「这个人很有善根哪!临终能碰到善知识跟他讲法,所以他能往生。」不错,他临终碰到善知识,和那个临终碰不到善知识的人比,那善根要大得多了,但是如果和各位相比,那善根就少太多了。因为我们不到临终就碰见善知识了,就碰见念佛的教法了,不是比他更强吗?他一辈子造恶造罪,根据佛法因果的关系,「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他这一辈子是造五逆十恶的人,可以推想,如果他过去善根深厚,怎么能造五逆十恶呢?善根果然深厚,他应该童贞出家,一闻千悟,做大祖师,普渡众生。他不是,他造一辈子罪,跟各位相比,没法比了!各位很虔诚地供养三宝、修行三福、念佛求往生极乐净土,还没到临终就遇到佛法,善根比他强多了;若论修行,各位也比他强多了,哪里能不往生呢?
我们再想一想:下下品的人能往生,是因为他修行得好吗?不是。他哪里有修行?经中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念佛他都不知道怎么念,听善知识讲「你就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他就念佛了,我们都做得到啊。
但是有一点,可能我们有点欠缺。这个人,叫「无后心念佛」,他不是说「我现在念佛,达到清净心以后再去往生」,如果有这个观念,叫做「有后心」,什么意思呢?还留一手,走一个后路,不是现在得到佛的救度,要达到清净心之后再去往生。《观经》下下品的人没有这个观念,他马上就要死了,知道自己决定达不到所谓清净心,念佛现在就要去。
我们念佛也应这样,当下念佛,当下阿弥陀佛跟我们见面,是弥陀的誓愿在起作用。我们称念这句名号,和临终的人所念名号是平等的,大家不要以为不平等。
忏悔
有人说:「我罪过大,要忏悔消业,不然不能往生。」大错特错啦!拜了一堂忏下来,灭了多少罪你知道吗?不知道。第二天忏了又犯,犯了再忏,忏了再犯,有位莲友告诉我说:「我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无数次!甚至在佛的面前痛哭流涕。」
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念佛本身就是忏悔,依据就是来自《观经》这句经文:「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拜忏见好相得清净,叫有相忏,还有理忏,理忏要悟得「真如佛性」,所谓「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罪业如虚空」,只有开了大悟的人才可以做到,我们都做不到;事忏要见好相,见到佛菩萨给你摸顶,见到种种光,忏了才清净。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出家之后依经拜忏,想得到清净戒体,但是忏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见效果,如此几次都不清净,他就舍掉了比丘戒,一辈子做沙弥。这样的祖师大德都达不到效果,我们在那里,嘴上喊:「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皆忏悔。」磕下一个头,后面有人喊,马上回头看:「哎,老李等一下,我在忏悔。」然后再来念一遍 ──这样没有效果的。
我们想象《观经》下下品的人,他怎样来忏悔呢?他不过是怖死心切,「哎呀,千万不能堕地狱,我要往生!」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依名号之力,自然消除他无量无边的罪业,生死重罪完全消除。
平等普救的法门
净土法门是真正的平等普救的法门。
有一位念佛人问一位祖师:「您是高僧大德,受全国敬重,又有智慧,又懂得阿弥陀佛的慈悲,清净持戒,开悟佛法,那您念佛功德一定很大。我虽然跟您老人家学佛,但是杀猪宰羊、犯罪造业、拖儿带女,烦恼重得不得了,又不能持戒,我虽然念佛,功德肯定很小。」
我想,很多人心中都有这个想法:出家人念佛尊贵,在家人念佛卑贱;或者有智慧的人念佛尊贵,愚痴的人念佛卑贱;或者说清净心念佛尊贵,染污心念佛卑贱。我们心中会有这样的想法。
可是,这位祖师、善知识,真是祖师、善知识,说:「你我念佛,功德平等。」
「那我就不敢相信了,我怎么能跟您功德平等呢?」
祖师就跟他说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比如说一块黄金,用凌罗绸缎把它包起来,他是一块黄金;现在用一块最脏最脏的破布── 年纪大的人可能还回想得起来,所谓「老太太的裹脚布」,脏不可耐── 给它包起来,虽然凌罗绸缎的价值和裹脚布的价值不平等,但是它们所包黄金的价值平等不平等啊?平等吧!大家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
祖师接着讲:「我念佛,我的心再清净,也不过像凌罗绸缎一样,你的心再不清净,就好像裹脚布一样,我们的心固然有所差别,但是我们所念的六字名号,都是贵重的黄金啊!功德有何不等呢?」
各位好好想一想,有不平等吗?
哎!这个地方很重要哦!这个地方过不了关,那就不平等了。
六字名号的功德是平等的,不以出家的身份,也不以在家的身份而改变,就像这块黄金,不管用什么布包着它,它都是一块黄金。出家人念的也是六字名号,在家人念的也是六字名号,如果说不平等的话,那就是说六字名号不等于六字名号,对不对?「出家人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比我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大。」哪有这回事啊?所谓「普渡众生」、「十方众生平等得度之法」,平等的!
我们再来想一想:清净心念佛,和染污心念佛── 清净心和染污心固然有所差别,但是所念的名号没有差别呀!平等不平等?仍然平等。
有人说:「我现在念佛心不清净,等我把心清净了再来念佛。」那就太糟糕了!太吃亏了!你现在心不清净念佛,也是「无上功德」,没有边限,那我们就怎么样?比如说我们过去念佛,如果起了妄想、烦恼,我们就念不下去了,「哎呀,这怎么办?先把烦恼克服住再来念佛吧!」我们就去搞别的事了。现在一想呢,虽然心中有烦恼、妄念,但是念佛的功德是平等的,佛的慈悲是不改变的,有烦恼、有妄想,正好念佛,念得很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一来,烦恼障碍就不成为烦恼障碍了,就叫做「无碍光」了。
那么,平时念佛和临终念佛平等不平等呢?有人讲:「临终念佛功德大,它快要死了吗,『南无阿弥陀佛』,救命啊!」那谁叫你现在不喊救命?你现在喊救命一样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归命啊,要你现在归命,你不归命,那当然就很难说了。临死的人为什么很容易往生?它就不那么讲条件、代价,闻到就念,念了就去往生。我们闻到之后呢,在心里面打一个问号、打一个盘旋、做个思维、做个计度,算盘再拨一拨,「这样念行不行?那样念行不行?」那就不是净土宗的上根利智了,那就是做学问了。平时念佛和临终念佛功德齐等、没有差别!
称名念佛不思议
总而言之,念佛功德平等,凡夫念佛和圣人念佛功德平等,平等到什么程度呢?念佛人的功德,和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平等!还不是和观世音菩萨功德平等。
大家一听,眼珠子就瞪大了,「哇?这么大的功德?」想都不敢想。就好像《法华经》的〈穷子喻〉一样,「我本无心,无所希求;无量大宝,自然而至。」没想到啊,怎么突然发了大财了?
《无量寿经》里说:
弥勒当知: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弥勒是等觉的菩萨,他自己的智慧还开悟不到这个程度,释迦牟尼佛跟他讲:「你应当知道,不要怀疑,这个人他得到大的利益。」他的功德不是小小的功德,是「无上功德」,从哪里来的?「闻其名号,乃至一念」,是一念的称名。
所以天亲菩萨才说:「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快速到什么程度?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当下无上功德具足。
听到这里,有的人不敢相信了,所以是「难信法」;但是可以念,所以叫「易行道」,对不对?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之间具足无上功德,一念一无上功德,十念十无上功德,「无上」的含义是没有边,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圆满了!所有的功德都圆满了,所以叫「满足功德大宝海」,满了!那你还觉得不够?《无量寿经》你没读懂,名号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们念佛超胜、优越,完全在名号本身,不在我们这一边。任何没有智慧的人,任何没有修行的人,口称「南无阿弥陀佛」而被佛的誓愿所牵引,必然往生极乐!这是没有商量的,也是不用我们去怀疑、去思考的,所以,我们只有用一颗不思议的心,口口声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好了。
如果用我们凡夫的心去思维、计量、分别,「这样如何,那样如何?」太对不起佛了,「南无阿弥陀佛,你修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我也知道,十方诸佛也讲过了,释迦牟尼佛也讲过了,善导大师也说过了,但是我每天要念五万句,念一辈子,不知道能不能往生。」表面上承认名号不可思议,实际上在贬低佛号,就好像说一位医生:「某某大夫,你是一位大神医,你研究了灵丹妙药,非常得不可思议,但是我每天吃百千粒,吃了五年,我的病还没治好。」这就是讽刺他了,不是赞叹他了,那叫什么不可思议啊?果然是妙药,果然服下去,必然赞叹说:「我的病这么重,你的药一粒下肚,病就好了。」这才有资格称为不可思议。
六字名号,我们口称一句──这里不是要大家只念一句的意思,是说明名号本身含有无上功德,了解名号不可思议功德之后,自然内心里边就喜欢常称弥陀号。
我还不够格
由弥陀的大悲愿心所设定的名号 ── 他是为我们十方众生所设定的,在当初设定名号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十方众生的种种根性、种种烦恼、种种无奈、种种罪业,统统知道!不知道就没有资格叫阿弥陀佛了。他知道你是这样的众生而要救你!
「阿弥陀佛不知道我是这样的,我把自己打扮成为一个如何如何的好人」
阿弥陀佛说:「我早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了,知道你是这样的人,才要救你。」
就像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而给他关爱一样,比如这个儿子生下来智力不全,经常在床上拉屎拉尿,正是这样的孩子才格外的照顾。弥陀知道我们是怎样的众生,是可能造五逆谤法罪的、烦恼深重的众生,为我们这样的众生发的誓愿,那我们是最有资格享受的。不要自己往后退,自己给自己划一个界限、划一个圈子,「我大概没有份吧」,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把你拼命往前拉──你看阿弥陀佛的像,都是佛宝手下垂,要拉你呀!──你往后面缩,「我还不够格,等我达到什么程度了,我再让你救。」阿弥陀佛无条件,你自己说有条件,这就跟弥陀背道而驰,那怎么能够往生呢?
昙鸾祖师讲:
愚哉!后之学者,
闻他力可乘,
当生信心,
勿自局分也。
说「愚痴啊,后来的佛弟子,听到了阿弥陀佛的他力本愿、称念名号必然往生的道理,应该相信,不要给自己划一个界限。」
有的莲友说:「我还不够格。」阿弥陀佛的誓愿明明说「十方众生」,你不是十方众生吗?既然是十方众生之内,那怎么能跑得掉呢?
弥陀的誓愿是为我等而发。虽然普遍为十方众生,他也有侧重点,侧重在我们苦恼的众生。
大家之所以心中有种种疑惑,就是我们把阿弥陀佛看外了,把阿弥陀佛看得很遥远,如果知道弥陀是救度我们的父母,那样心自然就相应了。
我曾经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比如说现在发大水了,波涛汹涌,有弟兄三个掉到水里去。旁边的人很着急,就在那里喊:「老大、老二、老三,快上来呀!」但是毕竟不是他们自己的儿子,他们自己也不会游泳,没法救他们,只在岸上呼喊。在这三个人里边,老大身强力壮,也会游泳,所以大家眼睛都看着老大,因为他有希望啊;老二不会游泳,但是他运气好,刚好抱了一块木头,岸上的人对他也没放弃希望;老三就不一样了,又不会游泳,连一根木头也没有,一口接一口地喝水,看着看着就要往下沉了。岸上的人就不看老三了,就看老大、老二了,因为老三肯定不行了,「救也救不活了,算了。」这个时候,他们的爸爸划着船来了。大家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那个爸爸,在这洪水滔滔当中,你先救哪一个儿子?
有一个人他这样讲:「我先救老大,老大给我争光啊!我平时教他,他学会了,这时候用上了,给我增了光。老小不好好学,叫你游泳,你不好好游,淹死算了!」有这样的父母吗?不可能有啊!人心是肉长的吗,对不对?一定会先救老三。
我想把这个比喻作一下说明:洪水代表我们的生死罪障,「苦海无边」;风浪代表我们的种种烦恼,我们抵挡不过;老大代表能修行的人,有两下,还可以跟烦恼搏斗一阵,还能忍辱,还能降服它;老二代表虽然不会克服烦恼,但是能修福报的人,他修了福报,供养、布施等等,就好比有一块木头了,能暂时让他不至于堕入三恶道,虽然木头不是很坚固,但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下沉;老三是不会修行、又没有钱做功德、福报修得不够、连一棵救命稻草都抓不到的人;岸上的人,代表圣道法门的修行者,他们选根机好的、能修行的,「挥动你的左臂,再挥动你的右臂,朝我这个方向」就好像圣道门说:「你要克服烦恼,要修清净心,要三学、六度」老大能跟着学,暂时不会沉没,老三却被遗忘掉了;父亲就是阿弥陀佛,他看这个情势很紧张,不是在那里说「这样修、那样修」,他直接来救你,跳到水里把你抱起来,他第一个抱的,就是小儿子。
我们在座的各位里边,明确地告诉大家,如果你认为你是老大,那对不起,你可能往生有问题,因为你不想靠弥陀的救度;如果你知道你是老小,马上就要沉下去了,那往生最有把握!
如来大悲于苦者,
心偏愍念常没众生,
是以劝归净土。
这是善导大师的解释。阿弥陀佛大悲于苦恼的众生,这才叫慈悲呀!
我们上大街去,看到大富翁,坐着奔驰牌轿车,我们会慈悲他、怜悯他吗?当你看到乞丐,又脏、又可怜兮兮被人欺负,你的恻隐之心就动了,「给你点,去买个馒头吃。」我们凡夫这点小小的慈悲还知道「大悲于苦者」,阿弥陀佛怎么会调转过来说「我眼睛只看那个修行好的」?不是的。对念佛不清净的、烦恼重的、罪业深的特别怜悯。这个从人心的道理是如此,佛的慈悲更是如此,从经文来讲也是如此。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弥陀本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大家觉得「五逆谤法的不救」,恰恰相反,五逆谤法的要先救,如果不救的话,他从地狱里爬出来,那告诉你,天下大乱了,他还要造罪造业。为什么先救?「大悲于苦者」,把他接到净土去了,就没有五逆谤法的了。
就好像父亲对儿子说:「你上学再迟到的话,午饭就不给你吃了!」这里有几点:第一点,这个孩子是调皮的孩子,如果他很听话、很孝顺,父母这么说,他会很委屈:「我从来没迟到过,我学习很认真,你怎么这么说我?」对不对?第二点,爸爸不希望他迟到,不希望他继续调皮下去。第三点,万一又迟到了,爸爸是不是就不给他饭吃了?不可能那么忍心的。万一他再调皮,还要抚养他,还要教育他,还要给他机会。
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就是这个意思:「十方众生我都要救,但是,你不要造五逆谤法罪哟!」第一点,说明我们是可能造五逆谤法罪的众生,如果没这个可能,讲这个话就没意思了。第二点,佛不希望我们造五逆谤法罪,这叫「唯除」。第三点,万一造了,还要救。
这个不是我的发明。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明确告诉我们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遮止、抑止的方便,《无量寿经》里说「五逆谤法不救」,是就这个人还没有造五逆谤法罪而言。《观经》里,五逆的人念佛十声往生,是说这个人已经造了五逆罪了,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心,摄取往生。但是「谤法之罪未为」,还没造谤法罪,所以跟他说:「哎!不能造谤法罪!」又给他设一个关口,万一再造了谤法罪,还要发大悲,还要摄取呀!佛的慈悲层层无尽,一层一层地遮止,一层一层地摄取。
我们应从这个地方细细地体会佛的慈悲,我们不能因为弥陀无条件的慈悲而放纵为恶,同时也不可以因为说「我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而怀疑佛的慈悲,这两点大家应善加体会。
就像作为子女的,不可能因为父母的慈悲而随便干坏事,同时,也不能因为自己犯了错误而怀疑:「哎呀,爸爸妈妈可能不要我了,就不是我的父母了。」如果有这样的心,那父母就更伤心了。孩子对父母虽然稍有违背,但是父子的感情不改变,父子依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