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连载249
药师坛城“早示”《华严经》连载249:《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近几年“助印《法华经》、连载《楞严经》,很想听一遍《华严经》,今日机缘成熟,开始听《华严经》,听完后和大家谈“感悟”……
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华严经》描述的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充满整个世界,我们的地球,在华藏世界海中,仅仅是一粒微尘,然而,就是在这尘埃般细小的地球上,我们能够见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五卷 入法界品 第三十九之十六
【尔时,善财童子向迦毗罗城,思惟修习受生解脱,增长广大,忆念不舍。】
此时,善财童子正在向迦毗罗城进发,一路上思惟修习着「妙德圆满神」给他讲的受生解脱境界,就这样思惟修习着,这种解脱境界就渐渐地增长广大,善财童子对于上一位善知识的教诲忆念而不舍。
【渐次游行,至菩萨集会普现法界光明讲堂,其中有神,号无忧德,与一万主宫殿神俱,来迎善财,作如是言:善来丈夫!有大智慧,有大勇猛,能修菩萨不可思议自在解脱,心恒不舍广大誓愿,善能观察诸法境界;】
就这样渐次地游行,终于来到了菩萨集会普现法界光明讲堂,在光明讲堂中有一位神,名字叫「无忧德」,无忧德神与一万个主管宫殿的神一起来迎接善财,并且这样说:来得真好呀,善财童子大丈夫!你有大智慧、有大勇猛,你能够修习菩萨不可思议的自在解脱,你的心恒不舍离广大的誓愿,你善能观察诸法境界。
【安住法城,入于无量诸方便门,成就如来功德大海;得妙辩才,善调众生,获圣智身,恒顺修行,知诸众生心行差别,令其欢喜趣向佛道。】
善财童子,你已经安住于正法之城,入于无量的诸种方便门,已经成就了如来的功德大海;你得到了微妙的辩才,善于调伏众生,你已经获得了神圣的智慧身,恒顺着佛法而修行,你已经了知了所有众生的心行差别,你可以帮助众生欢喜地趣向佛道。
【我观仁者修诸妙行心无暂懈,威仪所行悉皆清净,汝当不久得诸如来清净庄严无上三业,以诸相好庄严其身,以十力智莹饰其心,游诸世间。】
这位无忧德神就这样赞美着善财童子,说:我观察仁者(善财),您修诸妙行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您的威仪所行无比的清净,您不久就会得证如来的清净庄严无上身、语、意、业了,您以诸种相好庄严其身,您不久就会以如来的十力智慧莹饰自己的心,游化所有世间了。
【我观仁者勇猛精进而无有比,不久当得普见三世一切诸佛听受其法,不久当得一切菩萨禅定解脱诸三昧乐,不久当入诸佛如来甚深解脱。】
在我看来,仁者(善财)您勇猛精进无与伦比,不久就可以普见三世一切诸佛,听受诸佛讲法了,您不久就可以得到一切菩萨的禅定解脱所有三昧乐了,您不久就会入到诸佛如来的甚深解脱境界了。
【何以故?见善知识亲近供养,听受其教,忆念修行,不懈不退,无忧无悔,无有障碍,魔及魔民不能为难,不久当成无上果故。】
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善财)您特别喜欢去拜见善知识,去亲近、供养善知识,您特别认真地听受善知识的教诲,并且忆念着、修行着,不松懈、不退转,没有忧虑、没有退悔,没有障碍,一切的魔及魔民都不能够障难您,您不久就会成就无上的圣果了。
【善财童子言:圣者,如向所说,愿我皆得。】
听了这位无忧德神的赞美,善财童子回答说:伟大的圣者,像您刚才所说的一切,希望我能够证得,希望如此!
【圣者,我愿一切众生,息诸热恼,离诸恶业,生诸安乐,修诸净行。圣者,一切众生,起诸烦恼,造诸恶业,堕诸恶趣,若身若心恒受楚毒,菩萨见已心生忧恼。】
伟大的圣者,我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停息所有燥热的烦恼,离开所有的恶业,能够生在安乐当中,修习诸种清净妙行。伟大的圣者,我们看了一切众生起着种种的烦恼,造着种种的恶业,最后堕到恶道去,身心都恒受苦毒,菩萨见了以后确实心里生出无尽的忧恼。
【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爱念情至,忽见被人割截肢体,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见诸众生以烦恼业堕三恶趣受种种苦,心大忧恼。】
伟大的圣者呀!就好像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孩子,他是如此地爱这个孩子,但是突然看到这个孩子被人割截身体了,他的痛苦简直是难以形容啊!菩萨摩诃萨也是这样的,见到所有众生因为烦恼种种业堕到三恶道承受种种的苦难,菩萨的心是多么的忧恼啊!
【若见众生起身、语、意三种善业,生天人趣受身心乐,菩萨尔时生大欢喜。】
但是,菩萨们如果看到众生起了身、口、意的种种善业,能够生在天上或者人道去享受身心的快乐,菩萨是多么欢喜呀!
【何以故?菩萨不自为故求一切智,不贪生死诸欲快乐,不随想倒、见倒、心倒、诸结、随眠、爱见力转,不起众生种种乐想,亦不味著诸禅定乐,非有障碍、疲厌、退转住于生死。】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缘故去求一切智的,菩萨不会贪恋生死轮回中诸种欲、诸种快乐,不会随顺着众生一般的想颠倒、见颠倒、心颠倒、种种结、种种随眠烦恼,不会陷入到爱欲当中,不会被邪见力所转,菩萨们不起众生的种种乐想,也不贪著,不过分贪著禅定的妙乐,菩萨们不会有障碍、不会有疲惫、厌倦,不会在生死轮回中生起退转的想法,他不会害怕、也不会厌离轮回。
【但见众生于诸有中,具受无量种种诸苦,起大悲心,以大愿力而普摄取。】
菩萨们看到众生在「三有」中承受种种(无量)的痛苦的时候,就兴起了大悲之心,以大愿力而普遍地摄受、教化众生、摄取众生。
【悲愿力故,修菩萨行,为断一切众生烦恼,为求如来一切智智,为供养一切诸佛如来,为严净一切广大国土,为净治一切众生乐欲及其所有身心诸行,于生死中无有疲厌。】
因为大悲愿力的缘故,去修种种菩萨行,为了断一切众生烦恼的缘故,为了求如来一切智智的缘故,为了供养一切诸佛如来的缘故,为了庄严清净一切广大国土的缘故,为了清净修治一切众生乐欲及其所有身心诸行的缘故,帮助众生调御自己,菩萨摩诃萨们在生死轮回的幻相中没有任何的疲惫厌倦。
【圣者,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为庄严,令生人天富贵乐故;】
善财童子对「无忧德」神说:伟大的圣者,菩萨摩诃萨于所有众生为庄严,「令生人天富贵乐的缘故」,菩萨摩诃萨们可以帮助众生庄严自己,可以帮助众生生在人界、天上享受富贵之乐。
【为父母,为其安立菩提心故;为养育,令其成就菩萨道故;】
菩萨摩诃萨也是众生的父母亲,可以帮助众生安立菩提心(在这个角度,菩萨摩诃萨就是众生法身慧命的父母亲);菩萨摩诃萨也是众生的养育者,可以帮助众生成就菩萨道。
【为卫护,令其远离三恶道故;为船师,令其得度生死海故;为归依,令舍诸魔烦恼怖故;】
菩萨摩诃萨也是众生的卫护者,可以帮助众生远离三恶道;菩萨摩诃萨又好像船师一般,可以帮助众生渡过生死轮回的大海;菩萨摩诃萨也是众生的归依之处,可以帮助众生舍离所有诸魔、舍离所有的烦恼和恐怖。
【为究竟,令其永得清凉乐故;为津济,令入一切诸佛海故;】
菩萨摩诃萨也是最究竟的归依之处,因为在这里众生可以永得清凉之乐;菩萨摩诃萨也是众生的津济(渡口),在这里可以帮助众生入到一切诸佛的圣海中。
【为导师,令至一切法宝洲故;为妙华,开敷诸佛功德心故;为严具,常放福德智慧光故;】
菩萨摩诃萨也是众生的大导师,可以帮助众生到达一切法的珍宝大洲(大陆);菩萨摩诃萨又好像是微妙的花一样,可以开放诸佛的功德之心;菩萨摩诃萨又好像是庄严之具,常放着福德智慧之光。
【为可乐,凡有所作悉端严故;为可尊,远离一切诸恶业故;为普贤,具足一切端严身故;】
菩萨摩诃萨是众生最可爱乐之处,因为菩萨摩诃萨「凡有所作」,都是无比的端正庄严;菩萨摩诃萨也是最尊贵的,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远离了一切所有恶业,菩萨摩诃萨不会再造作任何的恶业;菩萨摩诃萨就好像是普贤一般,具足一切的端严之身。
【为大明,常放智慧净光明故;为大云,常雨一切甘露法故。】
菩萨摩诃萨又好像是大光明,因为常放着智慧的清净光明;菩萨摩诃萨又好像是大云彩,可以常常地降下一切的甘露法雨。
【圣者,菩萨如是修诸行时,令一切众生皆生爱乐、具足法乐。】
善财童子说,伟大的圣者,菩萨们这样修习诸行的时候,就让一切众生都生起了爱乐、都可以具足法乐。
菩萨摩诃萨得到了众生的爱乐,
也可以帮助众生具足法之妙乐
【尔时,善财童子将升法堂,其无忧德及诸神众,以出过诸天上妙华鬘、涂香、末香,及以种种宝庄严具,散善财上,而说颂言:】
这个时候,善财童子将要升上了法堂,他面前的「无忧德」神以及所有这些主管宫殿的神、大众们,就以超过了诸天的上妙的华鬘、涂香、末香以及种种的宝庄严具,散在了善财童子的身上,无忧德神又进一步地赞美着善财童子说:
【汝今出世间,为世大明灯,普为诸众生,勤求无上觉。】
善财呀,你现在出现在世间,就是世间的大明灯啊!你可以普遍地为所有众生勤求无上正觉之道。
【无量亿千劫,难可得见汝;功德日今出,灭除诸世暗。汝见诸众生,颠倒惑所覆,而兴大悲意,求证无师道。】
无量亿千劫,才能够遇到您这样的圣人;您就好像是功德大太阳,现在终于出现在世间了,可以灭除所有世间的幽暗。
善财呀,你看到所有众生,被颠倒迷惑所覆盖着,你就兴起了大悲之意,求证无师之道。
【汝以清净心,寻求佛菩提,承事善知识,不自惜身命。汝于诸世间,无依无所著,其心普无碍,清净如虚空。】
你能够以清净之心,寻求佛的菩提(觉悟),你能够一直「承事善知识」,甚至不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你在所有世间,「无依无所著」,你的心普遍没有任何障碍,清净得就像虚空一样。
【汝修菩提行,功德悉圆满,放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世。汝不离世间,亦不著于世,行世无障碍,如风游虚空。】
无忧德神赞美善财童子说:善财呀,你修菩提之行,功德完全圆满了,你可以放射大的智慧光,普照一切世间。
你不离世间,也不著世间,你行于世间,无有任何的障碍,你就像风游走在虚空当中一样。
【譬如火灾起,一切无能灭;汝修菩提行,精进火亦然。勇猛大精进,坚固不可动,金刚慧师子,游行无所畏。】
就好像火灾起来的时候,一切都被烧毁了,没有剩余;善财,你修菩提行,你的精进之火就是这样的。
你是如此地勇猛精进,坚固不可动,你就好像充满着金刚智慧的狮子,游行而无所畏惧。
【一切法界中,所有诸刹海,汝悉能往诣,亲近善知识。】
善财呀,一切法界中所有的世界海,你到到处处都能够去参拜、去亲近善知识。
【尔时,无忧德神说此颂已,为爱乐法故,随逐善财,恒不舍离。】
无忧德神讲述了偈颂,这样地赞美善财童子,无忧德神也非常爱乐正法,所以他就跟随着善财童子恒不舍离(善财去哪儿,无忧德神也跟到哪儿)。
【尔时,善财童子入普现法界光明讲堂,周遍推求彼释氏女,见在堂内,坐宝莲华师子之座,八万四千采女所共围绕。】
这个时候,善财童子就入到了普现法界光明讲堂,到了讲堂之内,到处寻找那个释迦族的女子(叫作瞿波的女子),终于找到了,看到这个叫作瞿波的释迦族的女子也在讲堂之内,她正坐在宝莲花狮子座上,有八万四千个采女共同围绕着她。
【是诸采女,靡不皆从王种中生,悉于过去修菩萨行同种善根,布施、爱语普摄众生;】
这所有的采女与这位叫做瞿波的女子,都是从王族的种姓中出生的,她们在过去世修菩萨行的时候一起种过善根,她们都曾经用布施摄和爱语摄普遍地摄受众生。
【已能明见一切智境,已共修集佛菩提行;恒住正定,常游大悲,普摄众生犹如一子;】
这八万四千个采女与这个叫作瞿波的释迦族的女子都能够明见一切智之境了,她们已经共同修集了佛的菩提行;她们恒常地住于正定,常游于大悲,她们普遍地摄化众生犹如一子(把众生当作自己唯一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去摄受、去调御)。
【慈心具足,眷属清净;已于过去成就菩萨不可思议善巧方便,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具足菩萨诸波罗蜜;】
她们的慈心具足,眷属清净;她们已经在过去成就了菩萨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她们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证了不退转,都具足了菩萨的诸种波罗蜜。
【离诸取著,不乐生死;虽行诸有,心常清净,恒勤观察一切智道;离障盖网,超诸著处,从于法身而示化形;生普贤行,长菩萨力,智日慧灯悉已圆满。】
善财童子看到这个叫作瞿波的女子与她周围的八万四千个采女们,都已经离开了所有的取著,不乐于生死轮回;虽然行于三界诸有中,她们的心却恒常地清净,她们恒常精勤地观察着一切智之道;离开了所有盖障之网,她们超离了所有执著之处,从于法身而示现种种的形态(她们已经到达了法身境界,可以化现种种的形态);她们生于普贤之行,长养着菩萨之力,她们的智慧之灯就像大太阳一样已经圆满了。
【尔时,善财童子诣彼释女瞿波之所,顶礼其足,合掌而住,作如是言:】
这个时候,善财童子就来拜见叫作瞿波的(释迦族)女子,善财童子来到瞿波的面前,用自己尊贵的头顶礼瞿波的脚,合掌而住,就这样说:
【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于生死中,而不为生死过患所染?了法自性,而不住声闻、辟支佛地?具足佛法,而修菩萨行?住菩萨地,而入佛境界?超过世间,而于世受生?成就法身,而示现无边种种色身?证无相法,而为众生示现诸相?知法无说,而广为众生演说诸法?知众生空,而恒不舍化众生事?虽知诸佛不生不灭,而勤供养无有退转?虽知诸法无业无报,而修诸善行恒不止息?】
伟大的圣者,我早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但是,还是不太了解,菩萨应该怎样在生死轮回相中,不被生死轮回的过患所染?菩萨摩诃萨应该怎样地了法自性,而不住于声闻和辟支佛地?菩萨摩诃萨应该怎样地具足佛法,而修菩萨行?菩萨摩诃萨应该怎样地住于菩萨地,而入到佛的境界?菩萨摩诃萨应该怎样地超过世间,而在世间去受生?菩萨摩诃萨应该怎样才能成就法身,而示现无边的种种色身?菩萨摩诃萨应该怎样证得无相之法,而为众生示现诸相?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法无可说,而是怎样地为众生演说诸法?菩萨摩诃萨们了知了众生性空,而怎样地不舍离教化众生之事?菩萨摩诃萨们了知诸佛不生不灭,又怎样去精勤地去供养诸佛无有退转?菩萨摩诃萨们虽然了知了诸法无业无报,为什么却能够恒常修诸善行而不止息呢?
【醍醐】
一下子问了这么多问题
【时,瞿波女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能问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法,修习普贤诸行愿者能如是问。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当承佛神力,为汝宣说。】
这个叫作瞿波的(释迦族)女子就对善财童子说:善哉!善哉!善男子,问得非常好!你现在能够请问菩萨摩诃萨以上的种种行法,你要知道,不是一般人能够这样来发问的。只有那些修习普贤的神圣行愿的圣者,才能够问出你这样的问题,仔细听!仔细听!善男子,仔细地思惟啊!我要乘佛神力的加持给你讲说一下。
【善男子,若诸菩萨成就十法,则能圆满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
叫作瞿波的女子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如果诸位菩萨成就了十种法,就可以圆满「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了。
【醍醐】
「因陀罗网」我们知道,帝释天的光网。如果菩萨们成就了以下十种法就可以圆满因陀罗网普遍智慧光明菩萨行
【何等为十?所谓:依善知识故,得广大胜解故,得清净欲乐故,集一切福智故,于诸佛所听闻法故,心恒不舍三世佛故,】
哪十种法呢?分别是:要依着善知识,得到广大殊胜的见解,要依着善知识得到清净的欲乐,要依着善知识修集一切的福德智慧,要在诸佛所在的地方听闻神圣妙法,我们的心要恒常地不舍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
诸佛的教法很多很多都体现在佛陀的经、律当中,佛陀的经、律继承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教法,因为在法身当中可以见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佛陀的经与律其实就是三世诸佛教法的凝结。
【同于一切菩萨行故,一切如来所护念故,大悲妙愿皆清净故,能以智力普断一切诸生死故。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能圆满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
叫作瞿波的女子说:如果想要圆满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的话,我们要同于一切菩萨行(一切菩萨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观音怎么做、地藏怎么做、文殊怎么做、普贤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同于一切菩萨行),这样才能够被一切如来所护念,而且你要有着大悲的神妙愿力,无比清净,这样慢慢地修才能够以智慧之力普遍地断掉一切所有生死轮回。就这样去修,具备以上十点。如果菩萨们成就了以上这些法,就能够圆满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了。
我们再来重复一下,要依着善知识得到广大殊胜之解,得到清净的欲乐,修集一切的福德智慧;要在诸佛所在的地方听闻神圣妙法,心恒不舍离三世诸佛,在你不能够入定见诸佛的时候就去学经、律,当入定能够见诸佛的时候,要在诸佛所在的地方听闻神圣妙法;一切菩萨所行我们都要去行,这样才能被一切如来护念;我们要有大悲、要有妙愿、要无比地清净、要拥有无上的智慧之力,普遍地断掉一切的所有生死。就这样修,就能圆满因陀罗网普智光明菩萨之行。
【佛子,若菩萨亲近善知识,则能精进不退修习出生无尽佛法。】
接下来,瞿波还说:佛子,如果菩萨能够亲近善知识,就能够精进不退,修习出生无尽的佛法了。
【醍醐】
亲近善知识非常的重要!亲近善知识就可以使我们精进不退,修习出生无尽的佛法
【佛子,菩萨以十种法,承事善知识。何等为十?】
我们在承事善知识在过程中(在帮助善知识、辅助善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呢?以下十点:
【所谓:于自身命无所顾惜,于世乐具心不贪求,知一切法性皆平等,永不退舍一切智愿,观察一切法界实相,心恒舍离一切有海,知法如空心无所依,成就一切菩萨大愿,常能示现一切刹海,净修菩萨无碍智轮。】
对于自己的身家性命无所顾惜,对于世间的爱乐之具无所贪求,了知一切法性都完全平等,永远地不退舍一切智之愿(永远地向着一切智而去),要观察一切法界实相,心恒舍离一切三有之海,知法如空心无所依,成就一切菩萨大愿,常能示现一切世界海,净修菩萨无所障碍的智慧轮。
就这样地修,这样地去承事善知识,辅助善知识做事情。「对于身命无所顾惜,对于爱乐之具不贪求,了知一切法性平等,永不退舍一切智的大愿,观察一切法界实相,心恒舍离一切三有之海,知法如空心无所依,成就一切菩萨大愿,常能示现一切世界海,净修菩萨无碍智之轮」。就这样地去承事善知识。
【佛子,应以此法承事一切诸善知识,无所违逆。】
瞿波说:佛子,就这样地承事一切所有善知识,不要违逆以上的教法。
【尔时,释迦瞿波女,欲重明此义,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菩萨为利诸群生,正念亲承善知识,敬之如佛心无怠,此行于世帝网行。】
接下来,(释迦族的女子)瞿波,想要重新强调一下上面的法义,就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说了一个偈颂:菩萨摩诃萨为了利益各种种类的众生,保持正念亲近承事善知识,把善知识当作佛一样地来尊敬,心里没有任何的懈怠,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是世间的帝释天光网之行了。
【胜解广大如虚空,一切三世悉入中,国土众生佛皆尔,此是普智光明行。】
我们要拥有殊胜广大的信解,像虚空一般,一切三世如来的教法都入到我们虚空一般的心中,一切国土、一切众生、一切诸佛,都入到我们虚空一般的心中,这就是普智光明之行了。
【志乐如空无有际,永断烦恼离诸垢,一切佛所修功德,此行于世身云行。】
我们的志向爱乐就像空一般无有边际,永远断离了烦恼,离开了所有的染垢,一切佛所修的功德我们都去修,就这样地修、就这样地行,行在世间就好像是云朵一般。
「此行于世身云行」如此地不染著,就像云朵一般
【菩萨修习一切智,不可思议功德海,净诸福德智慧身,此行于世不染行。】
菩萨修习一切智,不可思议的功德海,净诸所有福德智慧之身,就这样地不染著于世间。
【一切诸佛如来所,听受其法无厌足,能生实相智慧灯,此行于世普照行。】
在一切诸佛如来所在的地方,去听受佛讲法,不要有厌足,这样才能生起实相的智慧灯,这样你才能够成为智慧灯照明世间。
【十方诸佛无有量,一念一切悉能入,心恒不舍诸如来,此向菩提大愿行。】
十方诸佛是无有量的,一念之间,一切诸佛可能都能入到你的心中,你的心恒不舍离所有的如来,就这样地向着菩提大愿而行。
【能入诸佛大众会,一切菩萨三昧海,愿海及以方便海,此行于世帝网行。】
能够入到诸佛的大众会中,拥有着一切菩萨的三昧之海,拥有着愿海和种种方便海,就这样地修,就拥有了帝释天光网一般的修行了。
【一切诸佛所加持,尽未来际无边劫,处处修行普贤道,此是菩萨分身行。】
这样修,你将被一切诸佛所加持,尽未来际无边劫,到到处处修习普贤之圣道,这就是菩萨分身之行。
【见诸众生受大苦,起大慈悲现世间,演法光明除暗冥,此是菩萨智日行。】
见到众生承受种种大的苦难的时候,你兴起大慈悲现化在世间,你可以开演妙法,用正法的光明驱逐所有的幽暗,这就是菩萨智慧大太阳一般的殊胜之行。
【见诸众生在诸趣,为集无边妙法轮,令其永断生死流,此是修行普贤行。】
见到众生在(六道的)诸道流转的时候,你要积集无边的妙法轮,帮助众生了解法义,永断生死之流,这才说明你在修行普贤之行。
【菩萨修行此方便,随众生心而现身,普于一切诸趣中,化度无量诸含识。以大慈悲方便力,普遍世间而现身,随其解欲为说法,皆令趣向菩提道。】
瞿波说:菩萨修行此方便,随着众生之心而现身,普遍地在六道的一切各道化度(无量的)所有有情众生。
以大慈、大悲方便之力,普遍地在世间现化种种身形,随着众生的理解力以及内心爱乐欲求的不同,而为众生讲不同的法,最终的最终,目的都是趣向如来的菩提(觉悟)之道。

女性必知,祛皱保青春的饮食良方
16小时前
灵猴之死
17小时前
日常护理小招,弹走鱼尾纹
1天前
母狼报恩
1天前
生活中的防晒食材,美白保护伞
2天前
牧羊犬能拉车游泳过河独自叼筐买菜
3天前
治疗雀斑家庭简易妙方
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