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铭:谈五阴空与世间灭
谈五阴空与世间灭
智铭
一、先谈五阴空
所谓“五阴”者,就是色、受、想、行、识。
五阴中的色、受、想、行四阴,完全依“识”而住,也就是说,这四阴由“识”来操纵,若无“识”,则眼见色即无作用。同样地,受、想、行也不能起作用。因为识攀缘于色,生喜、贪、润泽、生长、增广,这就是于色中识住。若识攀缘于受、想、行而生喜、贪、润泽、生长、增广,就是于受、想、行中识住。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六根中的“意”根如何处理了呢?这是一般学佛者在研究到此处时,所共有的一个疑问。在写作本文时,沈九成居士曾作了很深切的指导。他认为“慧”者,一方面引发“识”的活动,对外色接“触”(根、尘、识三事和合触),而生受、想、行的心所法。即大拘缔罗经所谓:此三法合不别,所以者何?受所受、即想所想、思(即行)所思。另一方面:“意”为彼尽受外境界(色相),“意”为彼依。是以,色、受、想、行四阴的活动,皆识的用事,亦即前面所说的四识住。故俱舍论谓:“心、意、识,一体之异名”。之所以有心、意、识三种名称,只是依作用的性质而分别立名。其实,一切心识活动,统摄其中。也就是说“意”根摄入“识”阴之中。是以,只有色、受、想、行、识的五阴,而不必另立第六阴。
再者,佛陀之施设五阴,是为方便说明世间一切法之所以有生、住、异、灭的迁变流转规律,故佛陀从森罗万象、错综复杂、无量无边法中,分别归纳而成五种的心理活动分类。盖一切法,皆是由此五阴所衍生出来的,佛陀用还原的归纳法,一切法皆依五阴法而得建立。在这五阴中,若少一阴,即不足以说明心理活动的全义,人就不足以成其为“人”了。反之,若多一阴,不但无此必要,反而妨碍了对心理(识)活动的说明,佛陀之所以如此归纳,其目的就是要在最简化、最根本的基础上,去探求和说明人生、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因此,也不必要施设第六阴。
其次,是说明五阴中的“色”阴,此“色”,沈居士认为不同外境界(即现象界)之色,在五阴中的“色阴”有二义:一是“色身”义;二是意所摄色义。即尽受外境界诸色,成为五阴运作之素料。色阴之所摄;受阴之所受;想阴之所想;行阴之所行;乃至识阴之所识,均是此等色的素料。若没有外境之色,即无五阴中的任何一阴。例如先天性的盲人,生下来即不见色,所以在做梦时,即无色像,何以故,因为他从来没摄受过色像。因此,五阴中的色阴,若依以上所述二义立说,则五阴中的“色”与外境的“色”有差距。
人之所以有梦境,乃六尘落谢影子,在其心中成为“相分”,也即受、想、行、识,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等的运作原料。虽或时有超越“相分”的幻想,然此幻想,亦以此等索料为基础,而幻化、而演变出来,决无离诸“相分”而有幻想的事情发生。看了沈居士以上说明以后,在这里必须引用一个心理学家的测验来证明。
一位心理学家根据心理学泰斗佛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类的梦境,是深藏在潜意识中事物的浮现,(这理论等于中国人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谚语)。而存储於潜意识的资料,却是来自日间各感觉器官对外问事物接触而获得的印象,特别是来自视觉器官的影像。因此,在一般正常人的梦境中,声、光、影、像都非常明显,和现实所见的并无异致。
但是,一个失去视觉的盲人,他已缺乏了接受影像的能力,他的梦境是怎样的情况呢?“爱默莱”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对于盲人的梦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资料。
这位心理学家获得了六位志愿的失明者协助,进行了一次梦境的探索。他们分成二组:一组是先天性失明者;另一组是后天性失明者(揩因疾病或意外而致失明的人),试验的方式是:受验者的头部被装上了一副脑电波检验器,在他们入睡之后,测验他们脑电波的活动情况。
当测验器指示出受验者的梦境接近完结时(梦境是否出现,可从测验器的脑电波活动素描表中测出),立刻将受验者叫醒,由他们描述梦中所“见”。
那一组先天性失明的人士,他们的梦境中,并无影像出现,但却有来自其他感觉器官的印象,包括声音,气味和触觉的感受。其中一个盲人描述他的梦境,说在梦中梦见自己坐在厨房中,当然他不能看见任何东西,但是,他能听到洗碗机的转动声,水龙头放水的声音;同时又嗅到煮食的香味。他自己则在协助剥豆荚。很明显地,他的梦境中的事物,是从视觉以外的器官所得的印象组织。
另外一组后天性失明者,他们所描述的梦境,则远较前一组复杂而多变化,他们的梦境不但显示了“当前”的经验,而且还可以表现失明前的“遥远记忆影像”。那就是说,在梦境中,也有部份以前从视觉中得来的残余影像出现。其中一个受验者(失明已达二十年),描述他在梦中与一群舞者的舞蹈经过,他对舞会的环境及人物,都能清楚地描述。不过有一点令人困惑的,就是该梦中舞会的地方及舞会中的人物,对这位盲人来说,即使在他失明之前,也完全没有接触或见过,做梦者似乎利用过去的经验,创作出梦境事物来。
从这个研究中,这位心理学家获得一个结论,梦境并非单纯是日问所见所触的经验重现,而加入了做梦者的创作,建立梦境,资料则来自所有的感觉器官获得的印象。(见一九八三年元月十八日“明报”十五版)。
这位心理学家此次所做的实验,对佛学在色法方面的解释,是有着很大帮助的。其实,即是眼明之人所见色,未必是真实的,如色盲之人,仅见黑、白二色,其他色彩无法分明。即使正常眼明的人所见色,仍不真实,因色受光线的影响,有光则有色,无光则无色,而光又分多种,每种原来颜色在不同光色照射下,其色不同。所以“意所摄色”也是变易法。变易法者是无常、无我法,也即是空法。故佛陀说:
“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受、想、行)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绿,所生诸(受、想、行)识,云何有常?………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则是苦,苫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非我、非我所者,即是空)。”
因此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经正观察、思惟的结果,如实知见,无不是空的。五阴既空,即于五阴不味着,于五阴患随顺觉,以正智慧于色离;于受、想、行、识离,故佛陀又说:
“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色、受、想、行、识)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是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二、次谈世间减
什么是“世间”?佛陀说:
“世间者,……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
由这段佛谱,可知“世间”是由感知而有,若无感知作田,即无世间。所以凡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皆入世间数,也皆是由感知而有。
佛陀认为:这样的世间,危脆败坏,因为眼是危脆败坏法。若色,限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这就是败坏法,他如耳、升、舌、身、意,所生识、触、受,亦复如此。所以这感知的世间充满危脆败坏,值不得执着,更值不得留恋。
世间也是空法,因为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三者皆空,所以世间是空。为什么这三者皆空,因为万法一相,一相所谓无相,无相就是空相。所以“空”是万法的自性。万法白性空,世间焉得不空。
佛认为世人对这“世间”盲然无知、无目,所作的都是“卑下业”,种种贪求财命而得巨富,对这世间执着为实、为乐、为常,故世人所执“世间”是邪法。佛认为这世间是为虚、为苦、为无常,故佛所说是正法。因为色、受、想、行、识五阴,本来是无常、苦、空、无我的变易法。变易法怎么可执。执五阴即世间,离五阴即世间灭。
故佛陀教谕世人,要正确地认识这世间。首先须认识:“世间”者,是由内六八处缘于外六入处的感知而存在,因为有此感知的存在,所以才有爱、喜、贪俱的彼彼世间集着。而内六入处与外六入处,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的变易法,故不实在,不可以贪着,凡有爱、喜、贪俱彼彼集着者,要迅速除断无余,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能做到这样,则世间灭。佛陀并提出八正道以为灭世间的方法,八正道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修此八正道,即是世间灭道迹,以此八正道灭世间俊,即能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这就进入到“度世间”的另一更高境界了。
摘自《内明》第1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