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净法师:如何看父母和子女的俗世因缘?
2023-07-31
问: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答:从佛法上讲,子女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相互的业缘关系,或者是父欠子债,或者是子欠父债。当然,这种业缘有善也有恶,如果是吃斋修善而修来的,那就是善缘,也就是佛法上讲的“菩萨眷属”;如果是欠债不还者,那就是业债,也就是“冤家”。
虽然,佛教也主张后天的教育,教导人们要父慈子孝,父母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子女要尽到做子女的孝敬。但佛教也强调因果、业缘,认为今生成为父子,根本原因是前生的“业缘”所感。如果是子欠父债,那就是考顺子女;如果是父欠子债,那就是五逆之子。只有菩萨眷属,才是父慈子孝。可世间父慈子孝者,必定是少数。所以,从佛教立场而言,世间父母与子女是业缘而成。
当然,从佛教教人为善的理念而言,无论前生是何缘,做父母的一定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教育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导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家庭、自己负责任的人,教导子女为人处事的正确理念;做子女的也要知道报父母养育之恩,报国家、众生的生存之恩。所以做子女的不仅要孝养父母,而且要报效祖国,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理想、有愿望的优秀人才。
就今天的社会教育而言,人们的素质教育和子女的道德教育最为重要,佛教的因果理伦理观,就是一种社会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大家能对佛教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好的运用佛教教育,我想佛教的这种因果伦理观,就能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四十六)不可执理废事
1个月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六十四)妄念之意
1个月前
智海法师答:如何与小人(用心不良)相处?
1个月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三十九)真心,妄心
1个月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四十三)辨魔
1个月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四十七)报恩,念佛
1个月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六十)制心一处
1个月前
圆因法师:长远行善必获善报
1个月前
感应心经
1个月前
28万元海南沉香木只卖了28元
1个月前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