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十六)破执著不等于可以乱来

2025-03-20

修行精华(十六)破执著不等于可以乱来

许多人以为佛家破执著,就是什么都不要,连做人的规矩,处事的原则都可以不必再去坚持,而可以变得随随便便,该上课的不去上课,该吃饭的时间不去吃饭,该睡觉不去睡觉。有人问:你何以如此?他说:佛教人不要执著嘛!为什么一定要上课、吃饭、睡觉呢?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便是会错意了。佛说性空是根据缘起说的,脱离缘起去谈空,去破执,便落入取空、邪空了。缘起有缘起的结果,不读书、不吃饭、不睡觉,各有其不良的后果,与佛家的宗旨,离苦得乐相违背,所以是不对的。一个人若修到阿罗汉的境界,是可以不须读书、吃饭、睡觉,但凡夫却不能。读书、吃饭、睡觉仍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缘。

在缘起性空的哲学中,一切的万物、名言都无丝毫的绝对真实性,都不应执著,但因缘果的法则却是极端的真实而超越时空的,那些因加上那些缘,会产生什么果,这是一定不变的。所以佛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所以说因缘果的法则,是超越时空,万古常新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高度的处事效率,亦有其一定的缘起法则可循,所以做人不能没有规矩,处事不能没有原则。

印顺导师说得好:缘起性空的哲学要落实于八正道的实践才无弊害。这真是透彻之言,所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个人口口声声说他不执著,于是他故意不按时上班,故意穿衣不扣钮扣,故意随地吐痰,故意在车上高谈阔论,故作潇洒豪放状,行为不顾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在佛教说是被法缚,说清楚一点,他已执著于不执著,因为他的心已念念不忘于不执著这种反常失态的表现,乃是另一种形态的执著,同样会带来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