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杨佛兴:六祖惠能禅学思想述评

2024-10-10

六祖惠能禅学思想述评

(2004年10月29日演讲于北京大学)

杨佛兴

六祖惠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佛教名人。如实地、正面地评价六祖禅学思想的核心吾所说法不离性体的妙旨,充分体现六祖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地位,对抵制外来腐朽思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六祖不识字而能讲经,而且反应神速,言必中肯,契理契机。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六祖坛经机缘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六祖坛经付嘱品》),此即吾所说法不离性体的妙用。此种别具一格的表现,引起古今中外学人的极大关注,以至他在弘法利生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六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能够在国家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的宏观背景下,正确、如实地评价六祖禅学思想,并把它展示给全世界,这应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大量的佛教徒以及关心中国宗教政策的人士,他们都会关注我们对六祖惠能思想的述评,这同时也是一件造福全人类的大好事。

关于六祖惠能的禅学思想,有很多着名的哲学家和学者都述评过。其中有些学者认为:惠能的禅学思想是说教,既有欺骗性,也有***性;既平民化,又世俗化;是从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化。我认为上述的评述未必中肯。他们之所以会如此评述惠能的禅学思想,有下列原因:

第一个原因,他们的文章和着作大都发表在胡适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提倡新文化的历史时期,以及我国几十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出版发行的着作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必然会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随顺潮流进行论述。

第二个原因,本来搞哲学的人应努力求真求实,对一个命题既不能轻易肯定,也不能轻易否定,而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作出严谨、正确的论断,这样才是应有的科学原则和态度,可惜他们没有做到这一点。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冯达庵大阿阇黎开示:

心为有情作用要具,下焉者惟知意识为主,中焉者兼知阿赖耶识为主,上焉者方知法界性为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惠能的禅学思想是在实证法界性,也即是吾所说法,不离性体的基础上说的,而学者往往以意识形态来评价六祖禅学思想,法界性和意识形态层次不同,不可同日而语,正如六祖所云:

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六祖坛经机缘品》)

就好如人类想用肉眼来探测火星的奥秘,是不可能的。故冯达庵大阿阇黎云:

没有修证的基础来讲解或评论佛学,每落凡情。(无修证之讲解,每落凡情。见冯着《评美国佛学界之中国佛教史观》)

下面列出他们评论过的六祖偈或六祖禅语,然后提出我的不同看法。

一、六祖偈: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六祖坛经般若品》)

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说教,有很大的欺骗性。

王国维是着名的哲学家。他说:哲学上的道理,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他的哲学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欲望,而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有些欲望可以达到,虽可得意一时,但变化无常,转瞬即逝;大多数欲望不能达到,因此产生种种烦恼和痛苦;反之,有时失去欲望,心中没有欲望,又感到空虚、无聊,感到更加烦恼和痛苦。[1]所以人的本质是欲望的哲学观点是可信的,但不可爱。

王国维是深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他的欲望大都寄托在学术之上,所以他的欲望也许可以促进他在学术上的积极性。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衰落,大多数人没有传统道德观念,所以人们的欲望大都沉迷于财色两个字,以致世风日下,黄赌毒泛滥,盗匪猖獗,乃至产生诸多家庭问题。王国维认为:佛教说的实证菩提,没有烦恼,清净欢喜,永远灵明自在,当然可爱,但不可信。他有一首诗云:人生地狱真无间,死后泥洹(即涅槃)枉自豪;终古众生无度日,世尊只合老尘嚣。他具此断灭之见而写的这首诗,既害己,又害人,以致他的学术成就正值登峰之时,年方五十,就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自沉而死。

王国维诗中死后泥洹枉自豪之句是他没有修行、无法契会涅槃妙义而说的谬论!妙义维何?答曰:实证菩提、涅槃之法身大士,其肉身如同一套衣服,留此肉身只为化度世间众生而已;化缘将尽,旧肉身一谢,其神识随即融入涅槃妙体,永远灵明自在。六祖偈云: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夫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杨按:此即真如自性,灵活妙用,无有阻滞)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六祖坛经机缘品》)即此密意。

佛学认为:人不是一死百了的,而是死而未了的,是按照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规律发展的,所以自杀不是烦恼的终止,而是灾难的开始。很多人都以为人是一死百了的,不信因果,所以如意之时,就及时寻欢作乐,甚或铤而走险,为非作歹;不如意之时,就烦恼欲绝,自寻短见,跳楼自杀。信不信人不是一死百了的,而是有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道理,就会走向不同的道路,乃至一念之差,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大事,殊可悲耳!

至于上列的六祖偈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我认为要联系《心经》开头几句来理解,更重要的要通过如法修证来悟解:当世人前念未能进入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时,以已受污染之眼光来看世界,无非是五蕴六尘境界而已。由于上述境界(包括人身)会有生、住、异、灭的无常变化,自然会令凡夫烦恼和痛苦。反之,如能刻苦如法修证,一旦后念进入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时,泯识显智,照见五蕴皆空,冲破心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顿觉这个空不是呆滞无用之空,而是敛相归性的真如妙体,也即是六祖大悟后一连说出五个何期的境界,永远灵明自在,妙用无穷。证此,名为本源自性天真佛,亦名菩提。此可通过如法修证来检验,并非欺骗世人。

二、六祖云: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定慧品》)

有哲学家认为,三无有无念就可以了,其余二无都可包含在无念中;认为要想无念,用儒家的方法如主敬、主一、慎独等方法也可以达到。他们还认为:以前的佛教观点繁文缛节,而六祖只用三无以概括之,具有***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认为:上述学者如此理解是误解了三无的含义,与六祖的三无妙旨相差甚远。他们提倡用儒家的主敬、主一、慎独等方法,还是不能离开意识形态;不能离识,就不能进入真如性体,也不能达到于诸境上心不染,与无念为宗的妙旨相差太远。

关于何为无念为宗,冯达庵大阿阇黎开示云:

一念初起,随性迳行,不落心事,是谓无念。(《禅宗六祖大鉴禅师传》)

杨按:其密意是说,一念初起即进入真如妙体,真如自性起念,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故真如妙体灵明自在,自然反应神速,言必中肯,契机契理。不落心事即不落入既受污染了的意识和阿赖耶识。落到意识和阿赖耶识,人就变得迟钝。何谓宗?宗也者,上接十方诸佛法流,下摄一切众生心念,能够转运诸佛如来法流而加持来机也。惠能和神秀都是五祖弘忍大师的门徒,但为何以后惠能的禅法就是顿教,而神秀的禅法却为渐教呢?其原因在于:六祖惠能是通宗祖师,说法不离性体,能够上接十方诸佛法流,下摄一切众生心念,能转运诸佛法流通过己心而加持来机,其加持力雄猛而强大,故师资道合者每能顿破无明障碍而得见佛性,故名顿教;反之,神秀尚未通宗,接机说法便没有六祖惠能的功能,尚属离体而说,名为相说的境界,所以学者难以速收法效,故名渐教。

何谓无相为体?冯师开示云:

外对万法,能离于相,得清净体,是谓无相。(《禅宗六祖大鉴禅师传》)

杨按:体即性体,也就是六祖所说的吾所说法,不离性体的体。当年马鸣菩萨未学佛之前,初习外道,以世智辩聪擅名于时,莫敢与抗,遂起大我慢,目中无人,后被胁尊者折伏,出家为僧,蒙富那奢尊者开示离识见性妙旨,悟入真如境界。(见冯达庵大阿阇黎所着《佛教真面目》第四节大乘发展期)其后弘扬性宗,着有《大乘起信论》。离识见性就是无相为体的妙旨。识和相是对立的,能离识,泯识显智时,才能发现性体,故云无相为体。

关于无住为本,杨按:前二者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是证果的境界,无住为本是修因的法要。所谓无住,要破执才能无住。

神秀偈是破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发现根身的境界,证禅宗初关。六祖初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破俱生我执,顿悟诸法如实空的境界,证禅宗重关。后来五祖弘忍大师与惠能说法,一边加持惠能,一边为他讲《金刚经》,讲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大悟,一连说出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坛经自序品》)。五祖知他得髓,已破俱生法执,实证禅宗牢关,契会性相不二的妙旨;对于五蕴六尘,以智证之唯性,以识缘之唯相。要想彻底无住,必须修至这一层才行。

此外,冯师有诗云:

不住六尘心始清,更除七识证无生;十方透彻见真性,喜在人间度有情。

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能不住六尘,心地才能比较清净;心有执着,就不够清净;这也是破分别我执、分别法执的意思。更除七识证无生,即破俱生我执,契会一切法相如实空,本来无一物指此。十方透彻见真性,要破俱生法执才成;真如性体毫无障碍,了了明明。喜在人间度有情:实证禅宗牢关,随机化度众生。

三、《六祖坛经》付嘱品云:

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

有些学者对《坛经》上述的话若识众生,即是佛性依文解义,认为这体现了惠能禅学思想的平民化,我认为这是误会误解的。

为此须知,《金刚经》云: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行者如法刻苦修证,能入大慈三昧时,在大慈性光遍照中,一切众生敛相归性,如如然融为一体,收集于心中,形如月轮,定中只感惺惺寂寂,而无我相、人相、众生相;进而对于过、现、未三世事相,一念顿具,泯却时间相,故无寿者相。另一方面,一切众生敛相归性,成为一切种性。一切种性的分子无量无边,惺惺寂寂,每一惺点对应一个众生;其能惺中默彻者,名为佛眼。(即佛眼能见每一个众生所对应的每一惺点)其能带起法相者,名为法眼。(即法眼能将每一惺点转化为所对应的每个众生的相来识别)

又《金刚经》云:

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

此为妙观察智的功能。

又一切种性的性性之间,密放密收,互相传感,各寓本觉,各能照了。永嘉禅师《证道歌》云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如是不断放收,开发灵慧性。机缘成熟,则一切种性转为一切种智,亦名大圆镜智,证此是为开佛知见。庄严殊胜的佛菩萨身相和净土境界都可从大圆镜智中显示出来。上文所论,即是六祖云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的密意也。

四、2003年秋,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问我:六祖偈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自序品》)

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您对此有何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六祖这首偈体现出从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化。)

杨答:主观唯心主义者不脱意识形态。唯凭意识,难于理解此偈的密意;更不可能随口说出如此高深的偈来。若问:此偈的密意究竟为何?答曰:

六祖云: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六祖坛经顿渐品》)所谓性体,即敛相归性的大空本体也。也与临济传法偈无相无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宋释道元着《景德传灯录》卷12)的密意相关联。敛相归性时,无相无名,不可以意识识,不可以言说说。起用之时却又灵敏度极高:随问而答,言必中肯,契理契机。用完之后,又随即回复敛相归性的大空本体本无动摇、一无所有、非常寂静、灵明自在的三昧境界,惟感静、灵、乐!比喻剃刀用时非常锋利,用完之后随即磨洗干净,以保持锋利。

六祖此偈(指风幡偈)志在启发学人不要着相,而要泯识显智,才能悟入性体也。

六祖惠能得法南下之后,北方门徒自立神秀为六祖,因恐惠能影响神秀威信,故派人南下追杀六祖惠能。惠能遵师嘱告逢怀则止,遇会则藏,隐身于猎人队伍中。十多年后,自知弘法机缘成熟,乃出至广州光孝寺门前,见二僧争论风幡之事,因进言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一鸣惊人!惊动方丈印宗法师和徒众,方知他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亲传衣法之人,从此一帆风顺,大转一乘*轮于岭南

六祖此偈一千多年来,哲学界、学术界和佛教界各有各的解释。我的理解又与他们的理解不同,究竟谁是谁非?当须通过实修实证才能明智判断也。

五、六祖偈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六祖坛经般若品》)

对于这首偈,很多人都误解误用,不少人据此认为是六祖的禅学思想世俗化。我认为,要解答这个问题,请先看下列问答。

问: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冯达庵大阿阇黎答:

般若谓之慧,谓以此慧力应用于世谛,乃能发明世间法中种种条理,乃至多所发明创造,是为一切文化渊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杨按:例如

①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决定带领中国人民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结果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从而使国家快速地富强起来。

②中国古代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各种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药方,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黄帝内经》一书。此书至今仍为各中医药大学必修的教材。

③中国古代人民为了抵抗强权的侵略和压迫,总结出了克敌制胜的谋略《孙子兵法》。它至今仍是许多军事院校的参考教材。

④爱因斯坦为了进一步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总结了牛顿经典力学的不足,发明了相对论,使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都获得了划时代的发展。此外,他对佛教也有很高的评价。爱因斯坦的科研成果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但为意识所依,所发明者不过尘迹中粗浅之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杨按:人类意识可以记忆和思考问题,可以分析并了别事理,故能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乃至创造出人间奇迹。但唯以意识为主的发明创造,充其量不脱六尘境界;而且是有其利必有其弊利则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弊则严重污染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水源、空气等等,以致50%以上的生物灭绝,人类的身心健康也遭受到伤害。同时,科学发明既可以净用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染用以毁灭世界。

波罗蜜多义为到彼岸。盖以尘迹边事为此岸;超乎尘迹之外别有妙境,喻如到彼岸也。

妙境唯何?即尘迹所寓之相当法性。此等法性,不可以言说说,不可以意识识。

见性者,唯觉得一段灵明之致彻照法界源底,与此岸般若只知事物粗迹者迥异,

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杨按:六祖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原指上述密意。不然,此偈之后为何还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呢?世间凡夫仅能运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识所能发现者,不出五蕴六尘境界。但五蕴六尘所寓的种种法性,六识却不能发现;如欲发现,则必须通过修证,泯识显智,始能默契对同一事物以识缘之为相,以智证之为性的不二境界。故六祖云: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六祖坛经自序品》)由于除五蕴六尘所寓的种种法性之外,别无法性,故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不离世人感觉的五蕴六尘境界)。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不少人常引用六祖这首偈作为自己论点的根据,常是误会误用六祖此偈的本意而已。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六祖这两句偈,要和他的另一偈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联系起来看。对于五蕴六尘境界,智者以识缘之为相,以智证之为性(法界性),故智者能既深入世法之中,却又超出世法之上,故为正见;而世间凡夫仅能运用六识,所见无非是五蕴六尘境界,从而误会六祖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首偈是世俗化,故属世间邪见。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要契会中道的佛性,要破执才行。如心中未能完全破执,正的方面用意识形态去理解,邪的方面也用意识形态去理解;一有意识形态,就不是无住;略略有住,就好比有电阻一样;绝无电阻(比如无念),才是超导体(比如性体),才能发现中道的佛性,故云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按照六祖的说法,邪见和正见是相对法,要破除邪见、正见两端的执着,才能泯识显智,照见中道的灵明佛性。应如是默契才对。又如《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等的中道密意亦复如是。

附注问:实证般若波罗蜜多有何作用?冯达庵大阿阇黎答:

实证般若波罗蜜多者,身心凡有所接受,或有所作为,一切都在灵明之中,恒能不被迷惑;是为般若波罗蜜多之大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

[1]王国维说:人之有生,以欲望生也,欲望之将达也,有希望之快乐,不得达,则有失望之苦痛。然欲望之能达者一,而不能达者什佰,故人生之苦痛亦多矣。若胸中偶然无一欲望,则又有空虚之感乘之。此空虚之感,尤人生所难堪。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