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各是什么
禅茶一味之禅是什么?
《坛经》有言: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禅是梵文,译为静虑、思维修 之意,对今天的人理解起来有些费解,因为禅很抽象,禅无处不在,行住坐卧皆可禅,但禅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要靠自己来体悟或感悟,而且每个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即便如此,本文还是有一种基本的解释:即通过禅定或静坐调节身心,使之适悦,或是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
禅的概念很广,在中国佛教禅史上曾有诸禅产生,但给学人参禅带来不便而终究由诸禅回归到一味禅。圭峰宗密禅师曾对禅的判摄为由低至高的五味禅,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如来禅,或如来清净禅),圭峰宗密把如来禅(最上乘禅)称为一行三昧或真如三昧,视为达摩西来东土所传授的禅法。而在《楞伽经》(四卷本)里则有四禅之分,即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和如来禅。四禅之中同样是以成就如来境地的如来禅。无论是五味禅,还是四种禅,最终还是融合变为一味禅。
在禅宗史上还曾有祖师禅、如来禅,南宗禅、北宗禅和超越佛祖的分灯禅之说,几种提法不过是禅师们应机的不同开示而已,无论是即心即佛的祖师禅,还是非心非佛的分灯禅,虽有异有同,但都提倡佛性人性化,讲究无心为修,平常心为修,无事为修,都可使人开悟。
禅门公案载:有僧辞别庐山归宗智常禅师。归宗问:要去何处?僧答:到各地丛林学五味禅。归宗问:各地丛林有五味禅,而我这里只有一味禅。僧问:何为一味禅?归宗即打僧。僧人忙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归宗呵斥:你说!你说!僧刚欲开口,归宗又打。僧人后来又到黄檗希运门下参学,把这一经过告知黄檗希运禅师,黄檗上堂后就说,马祖道一禅师门下出了八十四位弟子,只有归宗智常学到了真本事。不难看出,黄檗希运对一味禅推崇有加,他认为:一味禅从上祖师唯传一心,更无二法,指心是佛,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
对禅的解读还可以更进一步,赵朴初有言: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
凡是种种,历代高僧大德对禅都有种种说法,最终目的将禅导入人间化、生活化、大众化。但无论是人间化、生活化,还是大众化,都需要大众都能接受和都能认知的一个载体介入,于是,茶就成了僧人的首选。因为,茶不仅是僧人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还是大众生活的必需品,与中国人生活最为密切。选择茶将禅法落实于生活中,应该说是最好的禅修方式之一,其意义诚如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大德所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譬如,日本茶道就是典型式为在家居士提供以生活入禅的方便之门。
禅茶一味之茶是什么?
对于禅茶一味之茶的理解,如果从禅宗理念来解读,实际上是与茶无关。此茶非彼茶,不是大众概念上的茶,特指菩提之茶。现代高僧净慧老和尚已然站在禅宗思想的角度对此茶作了重要开示,它既是根植菩提种,叶抽智慧芽的慈悲茶,也是瓯注曹溪水,薪烧鹫岭椏。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人人亲受用,处处绝沉渣。林下清和满,塵中敬寂夸。的实相无相、心印妙传的非茶之茶。明代徐柳在其《天心禅茶疏》说:法是茶,茶是法,会得此要,方可煎煮 转八识众生即成正觉之茶。
但毕竟禅茶一味之中还有一个茶字,那么,就让本文以茶来说茶吧。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毋庸置疑的,受本文主旨所限,有关对植物学研究方面,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门,起源于距今1亿年以前的晚白垩纪,而其中的山茶目植物,约产生在六千万年以前等内容予以省略。
人类发现茶和利用茶树,最早是采自野生,是为药用。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来推算,中国人在利用茶方面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五千年的茶文化是伴随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一同走来,这是事实。无形中也增加了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加分因素,使之当今茶文化大兴。
关于茶树的品种、命名、分类,以及茶树的形态特征,非本文题旨概要,不谈。单就对一个从茶树上摘下茶的物态理解,它仅仅就是一片含有茶氨酸的叶子,是制作饮料的原料。但恰恰是这片叶子,因了有了五千年文化的附加值,使得它已经超越了物态和制度文化,落在了心态和行为文化这一核心价值上面,继而又回归到东方文化最大的哲学命题上面:道。
怎样理解?重点在于禅茶文化在雅志的功能上,通过自心抵达茶之六心茶可清心,茶可静心,茶可净心,茶可敬心,茶可安心,茶可明心。而禅呢?亦然!大乘佛教普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因为有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有心,禅茶便成一味了。
禅茶一味之一是什么?
此处之一,不可作一、二、三数字解,一是一种心境。从禅茶一味的字面上解读此一,则可以理解为:首先是茶、禅、味打成一片的一;其次是茶、禅和饮茶之人皆化为一;其三是茶与禅具有同一兴味(也可以理解成一样的味道),就饮茶人个体而言,此时茶禅如一;但从哲理上理解此一,这个一则是对人之心境的一种解读,这个一是与自性相应而悟,是对味之感受,从另外层面讲,此一是为道,是万法归一之本。一是一念,一念悟,众生是佛。一念不悟,佛是众生;一是性,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坛经》)在禅茶一体中强调一的本体和本性,强调自心和自性。一味也好,一体也罢,都与禅宗主张心体无滞、来去自由,自性而来的不二论有关。
回想归宗智常所谓的一味禅,则是截断语言的意路,隔绝思维情解的路数,是一种超越。禅宗历来提倡迷执与觉悟不二,无明与智慧不二,真如与万法不二。从禅宗《信铭录》中也可看到坚守不二法门重要性:真如与法界不二,一念与万年不二,十方世界与眼前之境不二,有与无不二,一和一切不二,如此等等。即不二,惟剩一。也正因此,禅宗以平等不二之心,强调禅的主体性精神,强调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便含一切法,一切水月一月摄等等。如此,也就可以理解禅与茶的不二性,唯有一味、一法或一体,方能到达此心唯一的终极所在,想想智者悟禅,清茶一杯。极是!
禅茶一味之一,当今还有一种解读:本无所指,茶道中无茶却有茶,此为纯一,而对茶汤中的色香味形以及与之感动的韵味,在茶道演示中无迹可寻。有学者表明最能表达日本茶道纯一性的就是一期一会至要所在。日本江户末期大名茶人井伊直弼说:茶会谓一期一会,主客虽屡次相见,而今日之相见一去不返,为一世一度之会。如此茶会,只有一而绝无二,只有一而绝无再见。一期一会,此次一见,仅此一次,此心一 生,一次为终。
话虽如此,主客之间还是要相见,但主客再访之时,绝无相一场景、相一人员、相一服饰、相一茶汤、相一茶器、相一意境。所谓当下,在此地此刻此时中,希望参加茶会之人皆以一生仅此一次之一之心来把握当下,禅喜当下。这是禅茶一味中的一的极致。实际上,这种一期一会模式,早在中国古代禅门僧众禅修就已有此雏形,《慧可传》《续高僧传》(卷十六)记载道宣禅师语:一衣、一钵、一座、一食,以可常举,兼奉头陀。说明了这种一衣、一钵、一座、一食的以一次为终的禅修活动在中国古已有之。
禅茶一味之味是什么?
从味的字面解读:滋味也。但禅茶一味之味与酸、甜、苦、辣、香等滋味无关,与味觉、味蕾、味感、趣味以及佛教六尘之一的味尘也无关。这个味则是在个体体悟中所得到的兴味、意味,是一种直心是道的意境,是一种从苦 中而得到一种道理,是自心在茶在禅契入后得到一种身心愉悦、轻安寂静之妙味,或者说是一种内心洗劫后抵达清纯且妄念不起的法悦。
从整体说,茶、禅、饮茶之人皆化为一;从饮茶人个体而言,此时茶禅合一,而每一个人对味之感悟则各有不同!此味实在难以说出,只有自己知道。正如禅宗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禅理进一步理解此味:茶禅一味四字皆无所指,在袅袅的茶烟之中营造了一个纯粹参悟的味意境,这种说不出的意境,恰恰就是味之意说不出,也不可说,只有靠是心会,靠体悟。茶味禅味,茶禅互参,最终水乳交融,融合一味。我们如果能看到茶的本性,就能从茶中看到大光明,看到自然本性,就能得到轻安寂静的妙味,这种妙味,即禅乐与法悦。这种妙味,正如日本茶道开山鼻祖村田珠光之师一休纯宗所言的一味清静,法喜常悦。即以禅悦为味。《维摩诘经》说:虽复饮食,而乐禅悦之味。此味尚可作为禅茶一味之味也。
当禅门主张心无滞碍地放下一切时,就连心性一起放下,此时的禅茶一味之味自然也不例外,心底的欢喜往往也不可贪,如因贪其味而落入味的圈套,那就会走向心底的束缚。禅宗强调离四句,绝百非,甚至认为四句和百非也是必须超越的,就是讲佛教境界内的限制性和境界外的超越性。《大乘无主方便门》曰:贪着禅味,堕二乘。二乘即小乘,与大乘对应。佛门是指声闻乘和缘觉乘两种不同修为之人,大乘佛教往往将声闻乘和缘觉乘统统视为 小乘。而大乘家往往被指归在有着高境界的范畴。较之二乘,惟有放下一切之人(包括味也放下),可以开启智慧而普度众生,得到正昧抑或是正心。此味直指人心!

女性必知,祛皱保青春的饮食良方
16小时前
灵猴之死
16小时前
日常护理小招,弹走鱼尾纹
1天前
母狼报恩
1天前
生活中的防晒食材,美白保护伞
2天前
牧羊犬能拉车游泳过河独自叼筐买菜
3天前
治疗雀斑家庭简易妙方
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