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大寂尼师:净土探究(四十八)

2024-06-14

6、为何西方净土菩萨僧多声闻僧少?

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说:阿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那是因为净土中的声闻圣众都经佛及大菩萨点化,转进大乘菩萨道的行列修行中。如净土经典所述:极乐世界声闻圣众涅槃者,不计其数,但菩萨圣众,也不计其数。声闻圣众回心菩萨成佛之道者,更不计其数。

凡是亲近阿弥陀佛的声闻弟子,势必随弥陀踏上大乘菩萨遍至十方有缘世界,广利众生的成佛必经之路,乃是具有大乘种性的大阿罗汉行者,而成为辅助弥陀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净土最得力的弘法助手,令十方诸佛所赞叹!

十五、寿命自在愿

为什么净土众生会寿命自在?

学佛的根本目标在扭转超脱自我束缚的生死寿命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净土中的天人,寿命无有限量,如果天人众生想要乘其悲心到十方世界度众生,便能任其个人度生本愿,乘愿度生,寿命自在。如果不能如天人度生悲愿,寿命长短自在的话,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果。

我们这个世界人类的寿命,平均不过七、八十岁,反观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寿命无有限量。众生一期寿命的或长或短,自有其形成的善恶业缘。而众生的寿命,若要达到长短自在的地步,便非得要踏上出世修行的道路不可。佛弟子学佛、修行的根本目标,就是希望能解放自我束缚的生死寿命。如果皈依学佛后及出家修行间,不能将自己信佛、学佛的根本目标,放在学习、超脱今世束缚的无常生死寿命中,不能确定、认识自己信佛、学佛的基本方向,那么应该承认自己于过去生中,确实福慧浅薄,业障深重,不能像佛陀一样突破现有的因缘环境,坚决的扭转、开创、掌握自己现在及未来的生死命运!?

一般的居士学佛,想要在今世短暂的生命中,依佛法禅修的方式,达成寿命自在的解脱境界,相当不容易。如果能够先求生极乐世界,便可毫无障碍的在净土殊胜的修行环境下,达成寿命自在的修持理想。

为什么净土众生能够达到寿命自在的境界?

大阿弥陀经卷下说:生阿弥陀佛刹,欲寿一劫百劫,千劫万亿劫,无央数劫,不可复计劫,皆随意所欲,无不得之。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也说:生于无量清净佛国,欲寿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万亿劫,自恣若意,欲住止寿无央数劫,不可复计数劫,恣汝随意,皆可得之。

而净土众生为什么能够达到寿命随意长短自在的境界呢?依修行的角度来说:一是观照力得到自在,一是悲愿力获得成就。本愿就依这两个重点来做说明:

1、观照力自在

(1)什么是观照力自在?

什么是观照力自在?即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个智慧明利的修行者,对色、受、想、行、识五蕴,反观、亲见他的空无自性所获得犹如明镜照物般心智自在知如的成果表现。

心经的内容,正是顿根修行者由文字般若,踏入观照般若,直契实相般若,证悟宇宙真理成果的显现。(关于般若的重要意义将在后面般若愿中有专论)。

什么是般若?简而言之,就是觉悟真理的智慧。这种对真理证觉的智慧,不同于世智辩聪的智识,乃是要经过听闻佛法,对佛埋文字的探讨、省思,再出闻法、阅经中拟定契合自己根机修行的道路,随时依经论所示,反观自照身心的动念、行为,导入与佛智慧相应的正轨。一个修行者对身心观照、觉察力的强弱、深浅力,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举心动念的自我调制能力成正比的。凡夫众生无论修什么法门,必有什么样的相应证境显现;如果修弥陀法门,而见到的却是弥勒菩萨,那便是不相应行,修观息法门(数息观),却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此亦是不相应行,这说明了我们在所修法门的认识上,必然产生不正确的知见,有走火入魔的危险。

也就是说,修行的过程中,当凡夫学佛者在日常处世间,放舍几分的贪念、嗔念、痴念、爱念,便必与几分不贪、不嗔、不痴、不爱的清净、法喜的宁静心态(境界)相应,所谓明心见性、证空性,不是凡夫众生的根器光在那里打坐,或用闻慧上娴熟的机锋相辩,就能顿悟的。经上说,末法的凡夫学佛者,烦恼障重,所知障重,要想于短暂的静心中,洗涤无始以来的烦恼罪障,殊为不易。有许多人在禅修中,得到几分空灵禅悦之境,便误以为得道,妄言证圣,或者直接教导初机学佛者,当即体认:打坐当下现证空性,坐禅当下直取菩提的顿悟法门,使初学者误以为自己是高根器,不断烦恼,不经过戒、定、慧的薰修,就能现证空性,见性成佛!?或有人言:只管打坐,就是佛心全体的显现!?这是外道修法。佛在中阿含经便说:佛不以打坐、少食、少睡为得道,佛以无上成自在、无上智慧自在、无上知见自在、无上观照力自在而证道、解脱。除非你是祖师出世,有六祖惠能的顿根,当下承当,否则一个凡夫学佛者,舍弃一分贪念的当下,相对的,必有一分的清净心念影现,弃舍二分嗔念,必有二分清净心念影现,种什么因,必得什么相应果。凡夫学佛就好像爬楼梯一样,有一定进升的梯次,而修行的层次,禅观的深浅证境,必是与我们日常淡薄、净化了多少分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杂思妄想成正比。不是在禅坐的时候,才静心,于未生禅时,令贪嗔痴、嫉妒、贡高、我慢、名利、权势等杂念乱想纷飞,这样纵然坐穿了圃团也是无用,不可能深入动静一如的禅观自在之境!念佛也是一样,不是在念佛时才静心,如果在平素生活中,不尽量节制、淡薄自己的种种贪心、杂念,不可能在日常修持中达到一心不乱动静一如的三昧自在境界!而观照力自在的意义,就是在行住坐卧间,都能到达对色、受、想、行、识等互蕴身内身外之境不贪、不执,观照如镜,动静平等,身心自在的解脱境界。

(2)为什么修行到观照力自在就能使寿命长短自在?

甲、修四神足可得寿命自在

(甲)什么是四神足?

为什么说修行到观照力自在的地步,便能转变寿命,使寿命达到长短自在的境界呢!?而观照力自在的境界,正是四神足中所说的观自在三昧胜行成就神足之意。依增一阿含经说: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寿经劫者(想要延长自己的寿命超过用劫计算的时间),亦可得耳。

什么是四神足?大毗婆沙论卷二百四十一及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四解释说:一个修行者修持到达凡所思求,诸所欲愿,一切如意,转变自在,妙用难测的境界,谓之神。引发神的力用,谓之神足。足者,于四念处、八正道等胜法精勤修习,无间无断,至成就位,理事合一,依事达理,依理起事,谓之足。四神足者,即论中所说达到:一、欲三摩地(正定)胜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四、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此四种三摩地胜行成就,总名为神足。由此可知,神足,即是神足通,或心如意通的简称(第九愿中有详细说明)。四神足,即是用欲、勤、心、观四种方法,达到凡所欲愿,一切如意,转寿自在,身心解脱的境界。

(乙)修定者一定要具备欲、勤、心、观四法

欲、勤、心、观四法是步入正定不可缺少的入道资粮,缺一不可,否则就会走入外道定中犹自以为喜。而且欲、勤、心、观这四法是相辅相成了不可分割的。何以见得呢?顾名思义,三摩地(正定)的获得,一要有坚定、正确的正信心、向法欲、思法欲、修法欲(欲神足)、精进力(勤神足)、心坚固力(心神足)、对法坚定、细腻的简择力、审察力、通达力、观照力(观神足),具足欲、勤、心、观四法才能成就,而且四足鼎立。诚如论中所说,三摩地(正定)必由修学胜行而成就,什么是胜行?即今生就能深入正定、转变寿命者,一定要具备:一、深厚的宿慧,二、已曾修习正定,三、今生修定因缘成熟,没有任何修定的生理、心理及环境障碍,四、具有乐思善法欲、精勤力、正信心、轻安心、正知见心、正思惟心、舍弃苦乐心等八种断除粗重烦恼的基本修行资粮。净土众生必然具此殊胜的修定因行,故多能在一期生命中获得欲、勤、心、观四种正定胜行成就,转变寿命,不受生死寿命的束缚。故论上说:修定者具备八种胜行必能成就三摩地自在神足。

(丙)初学者如何培养对四神足的修持力?

反观娑婆世界的众生,在当前这种资讯、科技、娱乐发达的时代里,无论在家学佛或出家学佛,要末法的佛弟子培养对佛陀出家德行精进的追求欲、学习心,并不容易。因佛陀出家德行的成果,正是长期从这四种欲、勤、心、观的离欲心、乐法心、精勤心、寂定心、智慧心修证而来。就如瑜伽师地论卷十四解释获得四神足基本入门的修证层次说:一、要发离欲心(欲增上心);二、要受持、诵读佛经,依经所示,忏悔业障,精进向道(勤增上心);三、要能分辨、修学圣人修定次第的邪正(心增上力);四、要独住空闲寂静之处,观察、思惟诸法实相的真理(观增上力)。

一个真心学佛,欲超脱生死寿命禁锢的佛弟子,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依经所说,培养对欲、勤、心、观三摩地(正定)胜行成就神足的基本修因。初学者首先必须经常在平素处世间培养、反省自己对善法欲(修行的方法)、恶法欲(有违学佛贪嗔痴等恶行)的思辨、节制能力,无论当自己生起什么样的恶欲,都要即时想到:我已经在佛前发誓:皈依、信佛、学佛、成佛,应该用欲、勤、心、观四法来督促自己精进向上,以佛心为己心,不可像一般没有学佛者那样放荡自己的欲念,如不能常常节制、检讨自己不好的欲念,皈依、学佛乃至出家学佛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丁)什么样的根器,能坚固对四神足的修学?

我们看:一个看透世间无常生死,善备福德、解脱资粮的利根修行者,必能经常乐思解脱法,注意、反观、克制自己的想欲生起,当恶念生起时,立即以平常薰习的修行方法,思惟、观照其根源处,当下予以净化、降伏,而且不断地运用思法欲、精进欲、正信欲、轻安欲、正知见欲以及舍弃苦乐的向道欲,来对治、净化刹那生灭起伏的散乱欲心,久而久之,定能在向道欲增上的薰陶累积下,达到净念相继,恶欲断除的境界,与定相应,转变未来的果报色身。故论上解释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的意义说:此中欲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欲乐欣喜,求趣悕望,是名欲。三摩地者,谓欲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心等持,止一境性,是名三摩地。胜者,谓欲增上所起八支圣道,是名胜。胜行者,依过去、现在所起一切恶念,思断三毒欲,起修禅定欲,彼所有修道欲,若勤若信若轻安若念若正知若思若舍,是名胜行。一切欲三摩地,皆从欲起,是欲所集,是欲种数,是欲所生,故名欲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其他三神足之义比类可知。

而当一个修行者,将出离生死的理想当做生命中唯一的希望起(禅定欲坚固),必然无时无刻不精勤进修(勤增上成就神足),故论上说:此中勤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竟不息,是名勤。进而将精神意志完全集中在与慧观觉照力相应的修定证境中(心增上力成就神足),故论上说:此中心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心意识,是名心。心三摩地者,谓心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心三摩地。当修行者证人一心不乱的寂静之境,此刻观照诸法无我的智慧力势必愈加的清晰锐利(观增上力成就神足),故论上说:此中观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于法拣择,最极拣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观。观三摩地者,谓观增上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三摩地。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