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打车?打牛?

2024-02-16

南岳怀让禅师在般若寺住持时,发现每天下午有一位青年在大雄宝殿里打坐参禅,看样子,这位青年很有慧根,因此很关心地问道:

请问朋友,你在这儿做什么呢?

青年不喜欢有人打扰,勉强答道:打坐!

怀让禅师再问道:为什么要打坐呢?

青年已经很不高兴,但口中仍回答道:成佛!

怀让仍慈悲地再问道:打坐怎么能成佛呢?

青年不再回答,似乎嫌这位老和尚过分噜苏。

怀让禅师不得已,就拿了一块砖头,在青年座旁每天推磨,经过多日,青年终于非常好奇地问道:请问你每天在此做什么?

怀让:磨砖头!

青年:为什么要磨砖头?

怀让:为了要做镜子。

青年:磨砖怎能做镜子呢?

怀让:磨砖既然不可能作镜子,那你打坐怎可成佛呢?

青年大惊,这么一句平凡的问话,使他傲气全消,立刻恭敬地起身顶礼问道:那么要怎样才对呢?

怀让禅师非常和善地答道:譬如赶一辆牛车,假如牛车不进,是应该打牛呢?还是打车子呢?

青年听后礼拜,跪下来问道:要如何用心,才能达到无相三昧的境界?

怀让禅师答道:学心地法门,就像播种,我为你讲解法要,就像天降甘霖,只等因缘和合,就能见道。

青年终于言下大悟,他,就是禅门一代宗师马祖道一禅师。

从马祖道一禅师悟道的过程看来,参禅的目的是明心见性,光是打坐,当然不能明心见性,因为禅非坐卧之相,不能把禅限于固定的形态,打坐可以用来通达禅道的方法,但不是目的,牛车不进,打牛即行,不关车事;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心为万事之王,任何修行,重在明心。

更新于:2024-02-16 13:46